11月3日A股猛料:五大利好共振!A股将迎深刻变局!牛市更稳!
聚焦A股市场每日重磅消息!在阅读正文前,你必须知道一点:没有几个主力资金会笨到在利好一出炉就将股价直线拉升到涨停,所以请股民朋友们耐心一点,让利好飞一会,也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投资机会!
【国内外财经要闻/A股大盘展望】
猛料一: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新规征求意见,将对A股带来深远影响!
事件:近日,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基金业协会同步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公募基金改革的关键环节,顺利落地后将对未来A股带来深远影响!
点评:林哥注意到,这次公募基金业绩基准调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能够有效防范公募基金风格漂移。此前,有很多基金为了追求短期业绩,投资方向与募集时的说明相去甚远。这导致大量基金投资方向模糊,可以随意买入或卖出一些热门板块,进而加剧基金抱团带来的暴涨暴跌隐患。调整之后,公募基金的业绩将只与产品说明中的基准资产进行比较,而不是与整个市场对标,这将有效遏制风格漂移问题。二是将分红回报和再投资回报纳入考核,能更真实地反映基金的实际绩效。据测算,约75%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将作出调整,且“及格线”将明显上移。那些长期显著低于及格线的基金,管理费可能大幅下调,这将倒逼基金经理团队提升专业能力,真正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猛料二:今年年内ETF规模增长超2万亿元,大量资金借道入市!
事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共有1345只ETF成立,规模合计达到5.74万亿元。2024年底,ETF数量为1039只,规模为3.73万亿元。这意味着,仅10个月时间,ETF数量增长超300只,规模提升逾2万亿元。
点评: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据林哥观察,目前被动型基金(如ETF)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主动管理型基金。越来越多的场外资金更愿意通过ETF入市,而非主动基金。原因在于,过去多年,主动基金整体绩效平平,仅有少数“牛基”能为投资者带来正收益;而ETF作为指数型基金,对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依赖较低,业绩反而更稳定、更透明。在这种背景下,场外资金纷纷转向ETF作为入市渠道。对A股市场而言,主动与被动基金规模差距的拉大,也将带来结构性影响:主动基金调仓是板块轮动的主要推手,而被动基金则主要投资于各行业的龙头或指标股。随着被动资金实力不断增强,我们或将看到更多行业巨头或优质蓝筹股走出大级别的主升浪行情。
【行业/板块/题材概念消息点评】
猛料三:马斯克最新预测!未来五到六年内人类所消费的数字内容都将由AI生成!
事件:埃隆·马斯克近日表示,未来的智能手机可能不再需要内置应用和操作系统,AI将在一两秒内为你生成所需的任何工具或应用。他进一步指出,未来5至6年内,人类消费的数字内容将主要由AI生成。
点评:该消息对AI智能体(AI Agent)板块构成显著利好。林哥注意到,近期多位科技界大佬也表达了类似观点:AI手机有望重塑消费终端形态,成为人工智能应用加速普及至个人用户的关键平台。例如,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曾表示:“大模型将会吞噬软件。”他认为,大模型将作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允许任何人通过自然语言创造无限多的应用。未来,几乎所有与数字世界交互的软件,都可能由大模型驱动的Agent生成,而非传统的商业软件。在A股市场,AI智能体是AI中游算法领域的核心细分方向,今年一季度曾掀起一波强势的趋势行情。不过自3月中旬以来,该板块整体表现平淡,仅在上周五出现逆势上涨。随着产业趋势加速明朗,AI智能体有望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