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最后一次主持常委会,会议上特意说道:以后我与福建一刀两断! 1986年,即将离开福建的省委书记项南主持了自己在任期间最后一次常委会议,在福建工作多年,项南为福建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同志参会的时候,心情都非常沉重,大家也舍不得项南就这么离开。 可随着会议开始,作为今天的主角,项南却显得非常平静,谈到自己即将离任的事情时,项南更是当场发表了一番绝情的讲话,并发了一个重誓。 他的这番操作,让在场的人们都感到无比震惊,那么项南当时究竟说了些什么?他为何要这么说呢? 项南是福建连城人,早年间红军在福建一带开辟苏区,许多群众都参加了革命活动。项南的父亲也参加了革命,受到家人与苏区的影响,年少的项南决定投身革命事业。 12岁的时候,项南跟随父母北上,由于他的父母要负责地下工作,一家人一路来到了上海。 后来,他的父母由于身份暴露一度被捕,项南独自一人在上海过着贫困的生活,他并没有放弃,反而咬牙坚持了下去,还抓住机会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 1938年,项南正式入党,随后他在组织的安排下在家乡福建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渐渐地,项南熟悉了地方的工作,除了日常的宣传外,他还在当地开办夜校,多次开展讲座,成功帮助福建地方党组织发展壮大。由于能力出色,项南被派往苏北盐城,在中共华中局工作。 不久后,项南就担任了阜东县委秘书以及宣传部部长等重要职务,靠着自己出色的能力,项南得到了组织的重视,相继担任了地方诸多重要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项南被调往安徽工作,担任了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等重要职务。在这期间,项南花费了大量精力培养年轻人,几年后他便升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就在项南仕途一切顺利的时候,特殊时期的到来改变了他的一生。项南受到了冲击,幸好邓小平等人注意到了他的情况,在他们的保护下,项南成功挺了下来。 不过,项南还是被调离了原本的岗位,担任了农机局局长的职务。项南对此并没有怨言,而是立即将精力用到了农业上,到了1979年2月,项南已经升到了农机部副部长。 在这工作多年,项南为国家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把自己的专长学识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农业机械化事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帮助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1980年,项南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命,组织决定让他回到自己的家乡福建担任省委常务书记。项南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在全国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沿海重要省份,福建是一个重要的窗口。 到任之后,他立即开始在全省内推行改革,项南结合福建山多的特点,利用山地发展果木等产业,还利用福建沿海的特点,带领全省民众搞起了养殖业。与此同时,项南还利用福建与海外华侨之间的关系,成功拉来了大量的外资,帮助福建发展经济。 在中央的规划下,厦门是重要的经济特区,项南非常重视厦门的建设,他推动了厦门国际机场等一系列重要项目的建设。 后来,在他的建议下,邓小平决定将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并开放了沿海的诸多城市,给沿海各省发展经济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在福建工作的几年间,项南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下基层考察情况。福建当地的民众都非常喜欢他,项南也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帮助福建摆脱了贫困的面貌,在改革的浪潮下焕发了生机。 眼见福建的改革发展一切顺利,项南也意识到自己是时候退出了,他的年龄越来越大,想要坚守岗位继续带领民众发展经济已经非常困难。 对于自己的告别,项南早就有了想法,于是他在最后一次常委会上,直白地告诉大家:在这场会议过后,他就与福建一刀两断。在场的同志无比震惊,还有人起来质问他对福建是否有一点留恋,项南对大家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决绝的态度,不是对福建没有感情,而是自己从今往后不想要介入到省委的工作中。项南表示:过往存在有一些人退而不休的情况,作为前任经常指点现任的工作,他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在福建发生。 所以他想在这方面与福建一刀两断,随即他更是发誓自己退下之后,五年之内不会回到福建。项南的这番言论,让人十分敬佩,他也没有违背诺言。 退休之后,项南不再过问福建的政务,而是投入到了扶贫等公益事业中。他的这番表态,也为后来的领导班子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