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12岁孩子都在谈外贸订单了。看完整个报道,发现根本不是啥天才神话,而是个

小旭洋 2025-11-02 18:35:13

这年头,12岁孩子都在谈外贸订单了。看完整个报道,发现根本不是啥天才神话,而是个特别实在的教育样本。 小姑娘叫李若熙,英文名Cici,佛山初一学生。家里在广州做文具外贸生意。 她走红是因为一段视频。电话里用英语跟外商谈生意,介绍荧光笔时不急着报价,先强调品牌质量,再说油墨量足、颜色护眼,最后才报价格,还主动给批量优惠。全程英语流畅得让人忘记她才12岁。 但这不是突然开挂。她爸妈是潮汕人,自己初中没读完就做生意,见到外商只会说hello,靠计算器按数字谈价格。正因吃过亏,他们铁了心要让孩子学好英语。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里就给她安排线上一对一外教,每天雷打不动刷单词、读绘本。坚持五年后,现在词汇量达到高中水平,拿了PET证书,口语能直接在国外生活。 关键是她不是天生就会销售。从小在自家档口看爸妈谈生意,慢慢摸索。去年8月开始正式参与客户沟通。转折点是去年暑假谈成一笔3.5万元的封箱胶订单,之后信心大增,她妈妈说“像打了鸡血”。 媒体报道的“3个月卖10万”其实不准确。从去年8月到今年10月,累计销售额十多万,是15个月慢慢积累的结果。 今年2月,她帮妈妈接外商电话的视频被新华社、人民日报转发,突然走红。更多她谈生意和学英语的视频被传上网。 这件事最值得琢磨的不是孩子多厉害,而是家长的教育思路。他们没逼孩子死读书,而是把英语当成工具,直接用在真实场景里。孩子既学了语言,又懂了生意,还赚回了学费。 这种教育方式挺潮汕特色的——务实,直接,从实战中学习。不把小孩当小孩,而是当成能担当的伙伴。 现在很多家长抱怨教育成本高,这孩子的情况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学习投入未必是纯消费,也可以是一种投资,关键看怎么用。 当然这么小参与生意是否合适可以讨论,但那种敢放手让孩子实战的勇气,确实值得思考。能力和信心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一点点积累的,不是凭空产生的。 你支持让孩子早点接触家里的生意吗?

0 阅读:112
小旭洋

小旭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