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争部长皮特·赫格塞斯昨晚(北京时间11月1日晚)表示:中国非法声称对不属于自己的水域拥有管辖权,并试图规范和限制其他国家的和平军事行动。 北京时间11月1日晚,美国战争部长皮特·赫格塞斯的一番表态,瞬间搅动了国际舆论。这位有着二十余年军龄、从基层军官一路走到五角大楼核心的官员,在公开讲话中直指“中国非法声称对不属于自己的水域拥有管辖权,试图限制其他国家的和平军事行动”,言辞里满是强硬姿态。 但这番话刚落地,就被近期的一连串事实戳中了要害。就在赫格塞斯发声前五天,也就是10月26日下午,美军“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海域发生了罕见事故:短短30分钟内,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和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先后坠入海中,五名机组成员虽被救起,但两款可靠性极高的成熟机型接连出事,让外界对所谓“和平军事行动”的含金量打了问号。 要知道,这并非美军近期首次在相关水域动作频频。10月17日,“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刚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而仅仅四个多月前的4月23日,美“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就曾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立刻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监警戒,依法处置了这起事件。 赫格塞斯口中“不属于中国的水域”,在历史和法理层面早已有着清晰答案。三沙市永兴岛上,那块刻着“南海屏藩”的石碑已矗立七十余年,背面的文字记录着1946年中国政府接收西沙、南沙群岛的历史瞬间。当时中国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正式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这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十年间从未有国家提出异议。 更值得注意的是,赫格塞斯表态当天,距离中国海事局划定的南海禁航区启动刚过去五天。这份从10月27日持续至11月15日的禁航公告,明确相关海域进行试验活动,禁止驶入,而这一时间段恰好与“尼米兹”号事故及后续活动重叠。 事实上,中方划定禁航区并非首次,每次都是基于安全需要的常规操作,反倒是美军近年不断派遣航母、驱逐舰闯入相关水域,多次引发擦枪走火风险。 赫格塞斯或许忘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有着两千年的历史根基。从古代渔民的世代耕耘,到近代的依法收复,再到如今的常态化管辖,每一步都有史料和法理支撑。 即便是处理争议,中国也早已给出范例——与越南通过谈判划定北部湾海上界线,用实践证明了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可能。而美国所谓的“关切”,更像是对自身域外介入行为的辩解,毕竟其近年纠集盟伴国家在南海搞军事存在,才是把这片平静海域变成地缘政治竞技场的关键。 如今再看赫格塞斯的表态,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一边宣称“不寻求对抗”,一边却强化军事存在、炒作争议话题。而中国在相关水域的管辖行动,从始至终都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所谓“非法”的指责,根本站不住脚。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