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刚离开日本的专机还没有飞远,东京的政治氛围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高市早苗在特朗普访日期间与其表现出的友好关系,仅仅是表面现象。 高市在会谈中表现出的对美国要求的强硬态度,尤其是在能源和军费问题上,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日本政府内部人士透露,尽管会谈期间气氛和谐,但实际上隐藏着多场激烈的争论。 美国希望日本停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并威胁制裁俄罗斯的石油公司,以迫使其在俄乌冲突中做出让步。 高市早苗拒绝了这一要求,称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难度太大,并请求美国理解日本的困境。 实际上,这一决定并非鲁莽之举,而是基于日本的经济现实和民生考虑。 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占日本进口总量的近9%,日本的大企业如三井、三菱在俄罗斯的“萨哈林2号”项目中持有股份,若断供不仅替代成本高昂,还可能导致电费上涨。 日本民众对于高昂物价已颇有怨言,电费若再涨,民众的不满可能会威胁到高市的政治生涯。 而“萨哈林2号”供应合同要到2028年才能到期,此时断供无异于断了日本的能源命脉。 高市深知,在这一点上绝不能盲目听从美国。 军费问题同样悬而未决。 尽管高市早苗已经承诺将防卫费占GDP2%的目标提前至今年完成,特朗普仍希望日本将军费提高至5%,或至少达到3.5%,与北约国家接轨。 这种要求不仅是挑战日本当前的经济状况,更是对其民生的巨大压力。 日本经济增长乏力,物价持续上涨,民众的生活成本不断增加。 特朗普访日已消耗大量警力和预算,要大幅提高军费,资金只能从民众口袋中掏,或通过加税和削减福利来实现。 日本民众对此表示不满,尤其是冲绳地区,经常因驻日美军的问题而饱受困扰。 高市在此问题上采取了渐进式增长的立场,试图在不激怒美国的同时,维护国内的稳定和发展。 高市此举不单是出于政治需要,也是基于经济压力的现实选择。 特朗普访日期间,日本民众持续抗议,首相官邸前标语不断,网络上对高市的批评声不断。 若高市完全顺从美国的要求,断俄罗斯能源、猛增军费,势必激起民众的强烈反对。 她的首相职位并不稳固,若失去民众支持,随时可能下台。 同时,美国在贸易问题上也施压日本,特朗普要求日本企业加大对美投资,已令日本经济承受巨大压力。 若停止俄罗斯能源进口,企业成本势必增加,经济发展进一步受限。 此外,中国作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高市不敢过于依赖美国而得罪中国。 高市与特朗普的互动实际上是一场政治演戏。 虽然28号的会晤充满友好姿态,但实际上高市在维护日本利益的同时,不敢过于得罪美国。 特朗普可能心知肚明,但表面上仍表现出合作姿态。 毕竟,美国需要日本在其战略中发挥作用,同时期望日本增加对美投资和购买美国产品。 因此,这场“戏”实际上是双方利益博弈的结果。 虽然我们看到的矛盾与反转,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务实的选择,既维护美国关系,又为国内交代,确保权力和利益不受损。 只是这场戏演得太明显,特朗普离开后消息便曝出,也让人见识到了国际政治的复杂与虚伪。 信源:特朗普前脚刚走,王毅就致电东京,日外相立马承诺,不敢全信美国-闻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