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3年,俄罗斯才打明白:原来击溃敌人基本上没用,还得学中国的歼灭战! 2022年开战时,俄军还想着速战速决,一路推进看着势头很猛,可乌军主力一撤,拿下的城池转眼成了空壳。 最典型的就是巴赫穆特,打了好几个月才夺下来,结果乌军早就把精锐撤走了,留下些兵力拖着俄军消耗。 等西方援助一到,乌军立马又反扑回来,城池反复易手,伤亡和花费蹭蹭往上涨,联合国统计这场冲突已经造成超50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过万亿美元。 说白了,俄军之前的打法就是“赶人”不是“灭人”。 乌军有西方源源不断的支援,1000多亿美元的援助砸进去,就算打光一批,三个月就能训练出新兵补上来。 就像打地鼠,敲下去一个又冒出来一个,永远没有头。 这时候再看中国当年的打法,差别就显出来了,解放战争里的淮海战役,根本不是盯着地盘抢,而是把国民党几十万精锐死死围住,最后全数歼灭。 那一战下来,直接打掉了对方三分之一的主力,南线战局彻底翻盘。 更早的陈庄战斗也是这样,贺龙率领的八路军先是诱敌深入,再靠着群众帮忙布下天罗地网,把1200多日伪军全灭了,之后日军再也不敢轻易来犯。 这两种打法的核心差距,就在能不能断了敌人的“根”。 击溃战只是暂时占了便宜,敌人主力还在,补给一到就能卷土重来。 歼灭战是直接打掉对方的有生力量,指挥中枢、后勤线、战斗部队一锅端,让他们想反扑都没本钱。 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数据也能说明问题,中国三大战役的歼敌率超过70%,而俄军在俄乌冲突里的击溃率也就30%到40%。 2024年下半年,俄军终于开始在顿巴斯尝试包围战术,想围住乌军的旅级单位打歼灭。 可这转型来得太晚,乌军早就习惯了机动撤离,加上西方援助跑得更快,想围歼还是难。 战争到最后拼的不只是火力,更是战术脑子,俄军花了三年代价才明白,打仗不是看谁能把敌人赶跑,而是看谁能让敌人再也站不起来。 中国早就用实战证明了的道理,或许能给这场胶着的冲突指条明路。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