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中国和欧盟同时宣布! 又一个大国和欧盟达成协议!第十八届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将在2025年11月成都举办! 这话里的分量可太足了!不是空泛的合作声明,是直接把11月的成都变成中欧经贸科技的“会客厅”,这背后藏着的是双方都藏不住的务实需求。那些天天喊着“脱钩”“断链”的人可得醒醒了,2024年中欧贸易总额都超9300亿美元了,双向投资存量达2600亿美元,真金白银的绑定,哪是几句口号能拆开的? 为啥是成都?这可不是随便选的。别瞅着成都不沿江不靠海,它可是中国距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中欧班列累计都开了1.9万列,连通126个境外城市,最快15天就能把货送到欧洲腹地。更关键的是,成都早就把“通道”变成了“生意场”,供应链管理企业前50强里80%以上都在这落了户,进口的肉类占了成都八成以上市场,出口的“新三样”70%是四川本土造 。选在这开会,就是把合作直接放在了“物流枢纽+产业基地”的双保险上。 别以为这只是场普通会议,这是把中欧的“合作清单”往落地推。之前中欧“龙计划”六期刚启动,涵盖10个科技领域,近300位专家凑一块儿搞研究;现在这场洽谈会,正好能把地球观测、新能源这些硬核科技,变成实实在在的投资项目。就像成都之前的科创对接会,50项国际成果里92%是企业研发的,不少都已经卖到了新加坡、迪拜,这就是从“聊技术”到“做买卖”的门道。 欧洲其实比谁都清楚,它的“绿色新政”离不了中国供应链——98%的磁体进口、大部分光伏组件都来自中国,宁德时代在匈牙利投170亿欧元建工厂,直接带了3万个就业岗位。而我们需要的高端技术、市场渠道,欧洲也是关键伙伴。这场洽谈会,说白了就是“各取所需”的精准对接,比任何空洞的承诺都管用。 在全球经济晃悠的当下,中欧用一场落地的洽谈会表态,这才是成熟的合作姿态。那些搞地缘博弈的套路,在真金白银的合作面前,终究站不住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欧盟会晤 中国欧盟贸易 中国欧盟谈判 中国欧盟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