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教授曾言:“英语耗竭了我们多少中国青年学生宝贵的时光。”然而教育部最新要求却是“英语不改”,对此你怎么看? 教育部已明确表示,英语的主科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会对英语教学和考试作出调整。最为纠结的当属家长,他们觉得英语和母语都要从娃娃抓起,可孩子精力有限,有些孩子母语还没学好,就得兼顾英语,结果往往顾此失彼,甚至还会影响母语学习。 郑强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英语耗竭了我们多少中国青年学生宝贵的时光。这20年来,国家在英语学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过度夸大了英语在中国孩子成长教育中的分量,好似英语学不好就是‘文盲’。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工作后几乎用不到英语。”他反对的并非英语学习本身,而是过度学习英语以及错误的英语学习方式。他的观点反映出当前英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英语学习时间过早、过多,导致学生汉语逻辑还没捋清就要用英语讨论复杂话题,而且多数人学了十几年英语,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用到。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英语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在科研、金融、IT等众多领域都不可或缺,掌握英语有助于人们获取国际前沿知识和科技,参与全球竞争。 对于英语学习,我们应理性看待,既不能过度夸大其重要性,让学生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在英语学习上,从而忽视其他学科和自身文化的传承;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价值,要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在国际交流和个人发展中能起到积极作用。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调整并不断优化英语教学和考评方式,比如教育部此次对英语考试的改革,砍掉部分语法题,增加“读后续写”等题型,让英语教育回归本质,从应试转向应用,从普遍培养转向个性化发展。与时俱进,让教学服从于效果,才是英语在当下较为精准的定位。



云侠
英语是国家科技战略的组成部分。如果国家的科技成为世界第一时,可能强度会降一些。
钉耙猫王
国产操作系统成熟之前,英语地位撼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