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 可能有人会问,性能都超了还能有啥缺点?难不成是样子货?其实俄罗斯专家们点出来的这个共同缺点,跟技术好坏没关系,而是“没经过真刀真枪的实战检验”——说白了,这些武器在实验室、靶场里表现得再神,也没在真实战场上挨过炸、抗过干扰,好多隐藏的小毛病还没暴露出来。 这话可不是凭空挑刺,得先说说实战检验到底有多重要。就拿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来说,这船看着普通,却在波斯湾里跟胡塞武装的导弹、无人机斗过无数次,甚至挨过伊朗的导弹袭击。每次打完仗,美军就赶紧查问题:比如近防炮射速不够就升级,雷达抗干扰差就换芯片,就像家里的旧家具,用着坏了修修补补,反而越来越顺手。 可咱们的055大驱呢,虽然军演时能同时跟踪上百个目标,看着比阿利・伯克还厉害,但真到复杂环境里就出过小状况——之前在亚丁湾护航,索马里海盗用老旧的GPS干扰器乱发信号,居然让055的雷达一时乱了阵脚,虽然最后解决了,但也说明靶场里模拟的干扰,跟真实战场的“猫腻”还是不一样。 东风-17导弹也是一个道理,它能以10倍音速蛇形飞行,美国的萨德系统拦它的成功率据说还不到15%,参数看着特别唬人。可俄军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跟东风-17是同类,在乌克兰打仗时却暴露了问题:遇到对方的电子干扰,精度偏差居然达到200米,这在靶场里根本测不出来。 咱们的东风-17没经过这种实战考验,谁也不敢保证在敌人的强干扰下,还能像靶场里那样指哪打哪。就像新手机在店里信号满格,到了偏远山区可能就接不通电话,战场的复杂环境,比偏远山区的信号问题难对付多了。 隐身战机的情况更明显。歼-20的隐身涂层在航展上看着特别光滑,说它的隐身效果比美国F-22还好。可F-35在叙利亚执行任务时,沙漠里的高温把隐身涂层烤得剥落了,美军立马就研发出更耐磨损的新涂层。 咱们虽然在实验室里模拟过高温、低温,但真实战场的沙尘、盐雾、烟雾这些东西,根本没法完全还原。有中东国家买了咱们的无人机,说在沙尘暴里,摄像头故障率比美国的“捕食者”高不少,这就是没经过实战“打磨”的差别。 不过也别着急觉得咱们的武器不行,中国早就在用自己的办法补这个短板了。咱们不喜欢打仗,没法像美国那样靠战争攒经验,就琢磨出两条路:一条是靠出口武器“借战场练兵”。比如巴基斯坦用咱们的枭龙战机在克什米尔击落过印度的米格-21,当天空战的雷达数据就传回成都,工程师立马就优化了战机过滤山地杂波的算法,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就更稳了。沙特用咱们改进型的东风导弹在也门边境拦过胡塞武装的导弹,积累的电子对抗经验,直接就用到了国内的导弹升级上。 另一条路就是把演习搞得跟真打仗一样。朱日和训练基地里,专门有部队模拟美军的预警机信号,让歼-20在强干扰下练“盲打”;南海的靶场里,用退役的旧军舰当靶船,还故意放假目标、发干扰信号,专门测试东风导弹能不能“拨开迷雾打准目标”。去年海军演习,055舰甚至故意关掉一半雷达,模拟被敌人干扰“半瞎”的状态,靠直升机引导导弹攻击,就是要练出极端情况下的本事。 其实俄专家最后也说了,美国靠战争积累经验,中国靠智慧规避战争却攒到了类似的经验。就像东风-17的弹头轨迹,计算机模拟了200多次,把美军可能用的干扰手段都算进去了;055舰的防水、防火设计,还特意吸取了英阿马岛战争中军舰被击沉的教训,舱室密封性提高了不少。 所以说这个“缺点”不是咱们造不出好武器,而是没机会在真实战争里“试错”。但反过来看,这也是好事——说明咱们这些年没卷入战争,和平环境才能安安稳稳搞研发。而且靠着出口反馈和极限军演,咱们的武器也在一点点补上这个短板,等真有需要的时候,这些在“模拟战场”里磨出来的本事,照样能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