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彻底对中国摊牌了!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苏联解体后,美国误认为“霸权地位”已经板上钉钉,无人可以撼动,一心折腾中东,从而忽视了中国的崛起,结果证明,这不仅不可能实现,而且还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苏联解体那阵子,美国简直把“天下无敌”写在了脸上。福山那篇《历史的终结》一出来,更成了美国精英的“圣经”——他们真觉得自由民主成了最终答案,自己的霸权地位再也没人能撼动,剩下的活儿不过是“打扫战场”。 可谁也没料到,这份狂妄让他们一头扎进了中东的泥潭,耗光了几十年的元气,等回头一看,中国早已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悄悄把世界的格局改了模样。 90年代末的美国有多嚣张?当时它的GDP占全球近30%,军费比后面十几个国家加起来还多,连欧洲盟友都得看它脸色。苏联垮了,最大的对手没了,美国眼里只剩下“收拾不听话的小国”。 2001年“9·11”事件后,他们更是找到了绝佳的借口,打着“反恐”的旗号搞起了“民主输出”,觉得能把中东改造成“美国样板间”。 2003年打伊拉克,美国喊着“推翻萨达姆暴政”,号称要建立“中东民主灯塔”,可打下来才发现,这里根本不是能按美国图纸改造的地方。 伊拉克的教派矛盾、部落冲突全被搅了出来,爆炸案天天发生,所谓的“民主选举”选出来的政府连首都的治安都管不住。 美国在伊拉克扔了2万亿美元军费,死了4400多名士兵,最后只留下一个混乱的烂摊子,连当初宣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没找到。 阿富汗更成了吞金的无底洞。美国从2001年打进去,一开始以为几个月就能搞定塔利班,结果这场仗拖了20年,花了2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天烧3亿美元。他们在阿富汗修学校、建医院,强行推美式民主,可当地老百姓根本不认这套——部落长老说了算的传统,哪是外来的“民主制度”能轻易改变的? 2021年美军仓皇撤军时,塔利班一夜之间重新掌权,那些花重金建起来的“民主设施”要么被砸了,要么改了当仓库,美国的“民主输出”成了国际笑柄。 更讽刺的是,为了撑着中东的摊子,美国把战略资源全调了过去,2000年到2010年,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从5个扩到18个,国防预算里近40%都砸在了中东战事上,压根没心思管亚太的变化。 就在美国在中东杀得昏天黑地的时候,中国正闷头干实事,一点点把“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力量”。2001年中国加入WTO,那会儿美国还觉得中国只是个“低端加工厂”,能给他们提供便宜的衬衫袜子就行。 可没人注意到,中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逐年飙升,2001年还以低端加工为主,到2011年机电产品出口额突破一万亿美元,占比超过一半,连高新技术产品都占了26%。 等美国2011年从伊拉克撤军时,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铁里程从0突破到8358公里,开始织起全球最大的高铁网。 美国在中东耗着的那些年,中国的改变早就超出了“造东西”的范畴。2014年美国还在阿富汗清剿塔利班,中国的汽车出口均价已经达到1.4万美元;到2024年,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不断萎缩,中国汽车出口均价直接涨到1.86万美元,十年涨了三成多,出口量更是从90万辆飙到580多万辆,连德国、日本的车企都得紧张。 更别说高新技术领域,以前中国得靠模仿,现在自动机器人、核反应堆部件都成了出口主力,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起来占出口的87%左右,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加工车间”了。 等美国终于从中东的泥潭里拔脚,想回头遏制中国时,才发现已经晚了。他们花在中东的几万亿美元,本可以用来搞科技研发、升级产业,结果却让中国在新能源、5G、高端制造等领域抢了先机。 就像万斯说的,美国当年误以为霸权稳了,一门心思折腾中东,付出的代价不仅是金钱和人命,更是失去了遏制竞争对手的最佳时机。 现在的美国急着“摊牌”,恰恰暴露了它的慌乱。那些年在中东扔的炸弹、耗的资源,没能建起所谓的“民主乐园”,反而让自己的霸权出现了裂痕。 而中国,就在它沉迷于“民主输出”的日子里,悄悄建起了自己的产业体系,拓展了全球合作,把“改变世界”的主动权握在了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