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曾在回忆录中坦言,当年推动中国入世是想以规则锁死中国,最终却让美国爆了胎,

义气先义 2025-11-01 13:16:14

克林顿曾在回忆录中坦言,当年推动中国入世是想以规则锁死中国,最终却让美国爆了胎,美方曾在入世谈判中设局,企图限制中国芯片、汽车核心技术发展,妄图将中国钉在低端制造链上,但中国以研发破壁,空调压缩机、基站芯片等相继突破,打破垄断。 克林顿在2004年出的回忆录《我的生活》里头,聊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时候,没少提自己的算盘。他当时觉得,把中国拉进WTO,能用国际贸易规则给它套上紧箍咒,让中国经济一步步融入美国主导的体系,顺带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好让美国企业多卖点货。克林顿政府从1999年开始就跟中国磨协议,硬是谈了15轮,敲定了一堆市场开放条款,比如降低关税、取消配额啥的。 中国2001年11月正式入世后,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确实多了,2000年是160亿美元,到2003年翻到近300亿。但克林顿后来在各种场合承认,这事儿没按他想的那样走,中国经济像开了挂似的窜起来,美国制造业反倒空心化严重。2025年9月华盛顿邮报一篇报道里,他回顾全球化时直言,这套贸易策略对美国工人和中产阶级打击太大,失业率一度从4%蹿到6%以上,道琼斯指数虽涨了,但底层工厂关门大吉,成了政治雷区。 中国经济增速从7%飙到10%以上,外贸总额从2001年的5000亿美元,十年内破3万亿。这里面,美国的限制策略没闲着,中国企业直接被逼上梁山,转头砸钱搞研发。拿空调压缩机来说,入世初期,中国空调出口全靠进口日本和德国的压缩机核心部件,成本高到占总价30%。美方协议虽开放市场,但附加的环保和安全标准审查,让进口件供应时不时卡壳。结果呢?珠海格力电器从2003年起就建起自家实验室,2010年推出第一款自主变频压缩机,效率比进口货高15%,噪音低10分贝。到2018年,格力干脆成立芯片设计子公司,2024年12月路透社报道,他们已经能自产空调专用芯片,摆脱了国外垄断。 类似地,汽车核心技术上,长城和比亚迪这些车企,本来只能从通用和福特那儿买变速箱模块,协议里头的合资要求让技术转让卡在审批环节。美方想把中国钉死在低端组装线上,可中国企业不干,2015年后,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1%升到2.2%,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电机控制系统全自主,2023年出口纯电车超50万辆。半导体领域,华为海思从2004年起步,专注基站芯片设计。入世后,美方限制了高通和英特尔的核心IP授权,中国团队就从基础射频模块干起,2012年推出支持4G的Balong芯片,集成度赶上国际水平。2020年,华为基站芯片自给率达70%,出口到欧洲和非洲的市场份额从5%涨到25%。 这套围堵逻辑到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ct)上,又来一出。拜登政府砸2800亿美元补贴本土半导体,英特尔和台积电在美国建厂,还加码出口管制,禁售7纳米以下设备给中国企业。本意是重振美国产能,防中国在芯片上超车。可实施两年多,反噬效应立竿见影。 欧洲那边更尴尬,汉堡和鹿特丹港2025年上半年堆满比亚迪和上汽的电动车,欧盟加45%关税本想挡中国低价货,结果清关延误,积压2万辆,挪威经销商库存爆棚。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额反倒年增28%,2024年全球份额达18%。CSIS报告直指,这法案不光没锁死中国,还刺激北京补贴本土芯片,2025年9月外交官杂志说,中国半导体补贴翻倍,自给率从15%到40%。美国企业抱怨,管制让它们丢了亚洲市场,福特CEO公开说,缺中国零件,底特律工厂工人闲置率达12%。 克林顿的贸易遗产成了一面镜子,他新书《公民:白宫后的生活》里头又提了这茬,承认推动中国入世短期拉动美国GDP增长1.5%,但长期看,制造业岗位丢了500万,锈带州选民转头投特朗普。全球化本该共赢,可美国策略总想着单赢,结果中国用WTO规则练级,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芯片法案这出戏,照样老路子,补贴本土却伤及盟友,欧盟抱怨美国管制波及它们供应链。接地气点说,这就像邻居锁你家门防你偷井水,谁知你挖了新井,还卖水赚翻了。美国人现在醒悟,围堵不是灵药,合作才靠谱。可惜,克林顿时代那套算计,留下的坑到现在还得填。

0 阅读:54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