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预告的G2峰会结束了,欧洲被美国彻底架在火上烤了,欧洲领导人想骂街没底气,想装没事又憋得慌,只能集体陷入了沉默。 这沉默里藏着的是明摆着的尴尬,特朗普心里的“G2”从来就没给欧盟留位置。对他来说,能坐进核心谈判圈的要么是俄罗斯这种能直接谈利益的对手,要么是其他大国,至于欧盟这群盟友,早被顺手划进了“边角料”堆里。 最戳欧洲心窝子的得算2025年初那回,特朗普跟普京闷头通了一个半小时电话,直接拍板要启动俄乌冲突谈判。 这么大的事,欧盟愣是半点风声都没提前收到,还是事后特朗普才慢悠悠给冯德莱恩打了个通知电话。 要知道,乌克兰问题可是欧洲的“家门口安全大事”,结果美国说谈就谈,把欧洲彻底排除在决策圈外,这波操作简直把欧盟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如果说偷偷定调和谈是暗着打脸,那特朗普在会晤时的瞎扯就是明着恶心人了。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算得明明白白,欧洲给乌克兰的援助早飙到1320多亿美元,比美国的1140亿多出近200亿,光军事援助就比美国多了44亿欧元。 可特朗普偏扯“美国花了3500亿,欧洲只出1000亿还全是贷款”,气得马克龙当场打断他辩解,特朗普却嬉皮笑脸地摆着怀疑脸,压根不接茬。 更过分的是,美国防长还跟着补刀,说欧洲得自己扛乌克兰防务,“山姆大叔不当傻瓜”,把北约的责任甩得干干净净。 欧洲领导人这沉默,说白了就是没辙。法国外长巴罗气得骂美国搞“强权即公理”,德国防长也放话该好好谈谈北约责任,可骂归骂,连谈判桌的边都摸不着,欧盟有高官直言“压根不知道自己该坐哪儿”,这话听着都心酸。 更要命的是内部还吵成一锅粥:法国想硬气要话语权,德国却怕得罪美国丢了安全保障,毕竟欧洲的防务还真离不了美国。 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防空系统都是乌军的刚需,情报支持更是欧洲短期内补不上的缺口,真闹掰了得不偿失。 法国智库顾问说得实在:欧洲既不想签没话语权的协议,又得买美国武器、扛重建成本,根本硬气不起来。 其实这沉默里全是无奈。跨大西洋关系早裂了口子,欧洲民众现在都只把美国当成“必要的合作伙伴”,早不喊“盟友”了。美国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哪管盟友死活。 前脚逼欧洲扛防务,后脚还拿关税大棒砸欧洲钢铝、汽车产业,搞得欧洲担心被“特朗普衰退”拖下水。欧洲嘴上喊着“不能被排除在外”,可真等美国和其他大国谈妥了,也只能认栽。 这种沉默不是妥协,是被逼出来的尴尬。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成了谈判桌外的旁观者,更不想露怯。可就像《柏林日报》说的,欧洲才是这场权力游戏里真正的输家。 说到底,还是实力不够硬,才被美国拿捏得死死的,这沉默里的委屈,估计也只能自己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