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安世.英国要干比荷兰更大的坏事 最近,英国政府又开始盯上了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心脏”——安世半导体在曼彻斯特的工厂。这家工厂可是安世在欧洲的“命脉”,主要生产功率半导体,年产值高达18亿人民币,占公司总收入的12%。更重要的是,这个工厂连接着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链——它负责制造晶圆,后续的封测环节大部分都在中国完成。 英国想要这家工厂,但又不敢明说“买”,于是就用“国家安全”的幌子。英国的真实目的很明确,他们希望中国企业自己“主动”把工厂卖出去,然后用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下来,自己赚差价。 早在2021年,英国就曾用类似手段,把安世在英国纽波特的半导体工厂“赶走”。当时,安世花了大价钱买了个老旧厂房,原本英国也不怎么看好,但安世一开始就打算升级生产。结果,英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硬是把工厂强行转让给了美国公司Vishay。 这次,英国又玩出了新花样。他们说曼彻斯特的工厂“有威胁”,就可以逼着母公司闻泰科技出售股份,然后由“英国本土买家”低价买走。这其实就是变相“强抢”,只不过换了个看起来“合法”的幌子。 这家工厂不仅赚钱,还关系到中国整个芯片产业链的安全。安世在全球汽车芯片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硅分立器件方面,欧洲少有的“硬骨头”。如果英国把它“收归己有”,就等于扼住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咽喉。 更别说,安世的后端测试和装配,70%以上都在中国广东东莞,背后隐藏着一条庞大的供应链。这条链子一旦被切断,中国芯片的“血脉”就会受阻,整个产业都可能受到影响。 今年6月,美国就通知荷兰,要求他们换掉安世的中国籍CEO,否则就禁止安世的芯片出口到美国。美国的目的很明确:想让中国管理层“下岗”,把中国元素从核心管理中剔除。 荷兰也没闲着,9月他们直接罢免了安世中国高管,换上了“外籍董事”。英国看在眼里,也不甘示弱,开始“动作频频”。 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西方国家正联合起来“围剿”中国的芯片产业。他们用“安全”、“合法”的幌子,暗地里动手“瓜分”中国的海外资产,想把我们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心脏”一块块夺走。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增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不怕别人的“暗算”。 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争取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这场“芯片战争”,不仅仅是科技的比拼,更是国家意志和产业安全的较量。我们要看清这场游戏的套路,坚定走自主创新的路,让“中国芯”在世界舞台上越走越稳! 面对列强的围剿,安世该如何突围?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出谋划策! 中英芯片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