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投资4亿,一纸通知强行接管!山东一供热民企拒政府入股后,热源价格翻倍,负责人:听证会成“走过场” 故事的主角是山东这家深耕供热行业15年的民营企业,从最初的小锅炉房起步,老板带着团队摸爬滚打,硬生生砸下4亿真金白银,铺管道、建换热站,把温暖送进了当地千家万户。谁也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家民企的心血险些付诸东流。 一切的转折点,始于当地政府提出的入股提议。按照企业负责人的说法,当时政府相关部门找上门,希望以较低的估值入股企业,参与日常经营管理。考虑到企业多年的发展规划和经营自主权,负责人委婉拒绝了这一提议。原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商业沟通,没成想,拒绝之后,麻烦接踵而至。 没过多久,企业就收到了热源供应方的通知,热源价格直接翻倍上涨。这对于供热企业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供热行业本就利润微薄,主要依靠规模效应和精细化管理维持运营,热源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极大。价格突然翻倍,企业瞬间陷入亏损困境,即便上调供热收费标准,也难以覆盖成本,更别说维持正常的供暖服务。 负责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多次找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希望能调整热源价格,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得到的回复却是,热源价格调整是“市场化行为”,已通过听证会审议通过。可在负责人看来,那场所谓的听证会完全是“走过场”。参与听证的代表大多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热源供应方代表,民营企业和居民代表寥寥无几,即便有人提出异议,也根本得不到重视。听证会上的意见征集变成了形式,最终的价格调整方案,早已没了悬念。 屋漏偏逢连夜雨,热源价格暴涨的难题还没解决,企业又收到了政府部门的“强行接管”通知。通知中称,因企业经营不善,无法保障冬季供暖稳定,为维护公众利益,政府将依法接管企业的供热设施和运营业务。这样的理由让负责人既愤怒又无奈:“如果不是热源价格突然翻倍,我们经营状况一直稳定,怎么会‘经营不善’?这分明是因为我们拒绝了入股,才遭到这样的对待。” 强行接管的过程更是让企业寒心。政府部门没有与企业进行充分的协商,也没有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合理评估和补偿,仅凭一纸通知,就剥夺了企业的经营权。15年的心血投入,4亿资金的真金白银,就这样被轻易“收走”,企业负责人多次维权,却屡屡碰壁。 这起事件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也让不少民营企业感到恐慌。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在这起事件中,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似乎成了“牺牲品”。政府部门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原则,更伤害了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 所谓的“市场化行为”,不应成为权力干预的遮羞布;所谓的“听证会”,更不应沦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政府的职责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利用行政权力打压民营企业。如果连民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财产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谁还敢投资创业?谁还愿意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这起供热民企的遭遇,值得所有相关部门反思。如何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如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如何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这些问题都需要给出明确的答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供暖企业 热电项目 热电企业 热力集团 供热经营 供热新能源 德州供热公司

 
									![真是好奇害死猫,心在滴血,智己人[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今天外出看到有机械车](http://image.uczzd.cn/11670442032317658395.jpg?i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