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吴石将军之子吴韶成,给父母扫墓时,一张罕见的留影,站在父母的墓碑前,他若有所思,作为吴石的儿子他这一辈子也殊为不易。 吴韶成作为吴石将军的长子,打小就特懂事,事事都给弟弟妹妹们做表率,身上带着股沉稳可靠的劲儿。青年时期的他学业出众,顺利考进了国立中央大学,那会儿能进这学校,绝对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 。 1949年和父亲分别的场景,成了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记忆——当时父亲吴石临时回南京,临走前塞给他身上仅有的20美元给了他,那会儿他哪知道,父亲这一去是要潜入龙潭虎穴搞潜伏,更不懂父亲特意把他留在大陆,是为了护他周全的良苦用心。 直到1950年父亲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吴韶成才慢慢拼凑出父亲的真实身份,这份迟来的真相,让他既心痛又自豪。 从那以后,他心里就揣着两个念头:一是给父亲正名,申请烈士称号;二是接父亲骨灰回家安葬。可在那个特殊年代,这太难了——他顶着“国民党高官之子”的标签,在普通岗位默默干了二十多年,还被下放农村劳动。 直到1973年,组织部门正式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这离父亲牺牲已经过去了整整23年 。组织给了650元抚恤金,要知道那个年代的650元,能顶普通工人一整年的工资,数额真不算小,可吴韶成想都没想,却把这笔钱全数上交了党费,这份格局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后来,远在美国的母亲王碧奎也去世了,吴韶成特意跑去美国,把母亲的骨灰接了回来。1994年,他终于踏上父亲牺牲的土地,将父亲的骨灰抱回大陆,最终把父母的骨灰一起安葬在北京福田公墓 。 这对分离几十年的革命伴侣,总算实现了叶落归根的愿望,而吴韶成也用一辈子的坚守,完成了对父母的承诺,这份孝心和执念,真是让人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