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

大千世界很好 2025-10-30 21:46:24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稀土成分≥0.1%的光刻机类货物,无论产地与中转路径,均需向中方申请出口许可,并详细报备用途、用量及终端客户信息; 二是针对14纳米逻辑芯片、14纳米或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及相关材料,出口实行逐案审批制度。 这则新规一出台,不少人恍然大悟,原来中国在关键领域的话语权早已不是说说而已。 以前总有人觉得,西方在高端制造领域握着主动权,我们只能被动跟随,可这次稀土管控的升级,直接打破了这种固有认知。 要知道,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尤其是在光刻机、芯片这类高精尖设备里,少了它根本玩不转,而中国的稀土储量和加工技术,在全球都是独一份的存在。 西方媒体这次的认可,可不是空穴来风的吹捧。过去这些年,我们在芯片、高端制造等领域吃了不少技术封锁的亏,别人卡脖子的时候,连谈判的余地都很少。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终于能拿出自己的“王牌”,用合理合法的出口管控,守护自身的产业安全和发展利益。 0.1%的成分界定看着严格,实则是精准打击——既不会影响普通贸易往来,又能牢牢守住核心技术的“命门”,不让关键资源被滥用在限制中国发展的领域。 逐案审批制度更能看出满满的底气。14纳米逻辑芯片、256层以上存储芯片,这些都是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核心赛道。 以前我们求着买设备、找技术,现在反过来,出口这类关键设备和材料要经过我们的审批,这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全面升级。 我们不再是单纯的资源供应国,而是掌握了产业链上游的主导权,能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贸易规则。 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会不会引发贸易摩擦?其实不然,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国从来不会搞单边封锁,这次的新规只是正常的国家安全和产业保护措施。 西方媒体之所以认可,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在关键领域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深耕产业链的必然结果。 以前我们是“跟着规则走”,现在我们有能力“参与制定规则”,这才是真正的大国底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6
大千世界很好

大千世界很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