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开战,必须攻击美国本土,否则美国只胜不败。攻击美国本土的好处是,必定会把美国从霸主地位上拖下来,从此沦落为二流或三流的国家。 战火从海外直烧到纽约街头,高楼摇晃,灯火骤灭,美国人第一次尝到家门口的惊魂。那一刻,全球霸主还能稳坐钓鱼台吗? 美国在海外的那些仗,打得再久再惨,它总能全身而退,根基不动摇。拿越南战争来说吧,从1964年东京湾事件开始,美国一步步陷进去,到1965年大规模派兵,足足纠缠了八年多。美军在南越的丛林和城市里折腾,死了五万多士兵,花了上千亿刀子。可到头来,1973年1月巴黎和平协定一签,美国直接撤了,留下南越政府自生自灭。两年后,1975年4月西贡陷落,北越统一全国。美国本土安然无恙,工厂照转,股市照涨。为什么它能这么轻松抽身?因为反战浪潮虽大,经济虽有点吃紧,但老百姓觉得战争远在天边,不关自家痛痒。年轻人上街喊口号,国会山前跪坐示威,可那更多是为自家孩子不送命,而不是国家要亡了。说白了,美国输得起,它的后院太平,实力随时能缓过来,继续当老大。 再看阿富汗,那场仗从2001年10月7日美英空袭拉开帷幕,二十年下来,美国扔进去两万多条命,两万亿刀子。塔利班被赶下台,又卷土重来,到2020年多哈协议一谈,美国开始撤。2021年8月,喀布尔机场乱成一锅粥,美军灰溜溜打包走人,塔利班重掌政权。全世界看热闹,美国本土呢?照样灯红酒绿,五角大楼转头就规划下一盘棋。为什么?因为阿富汗再怎么打,也打不到华盛顿去。美军在山谷里巡逻,炸弹扔得欢,可自家城市没挨一枪一炮。经济数据每月报,增长曲线稳稳的,硅谷的码农们敲键盘开发新玩具。老百姓抱怨税金浪费,可没到威胁生存的地步,美国就这么扛过去了,全球基地还是一如既往,航母照样在太平洋晃荡。 这些例子摆在那儿,美国的战争模式太狡猾了。它把战场扔到别人家门口,自己大后方铁板一块。越南的稻田被犁平,阿富汗的村子成废墟,可美国的工业带嗡嗡转,港口货轮进进出出。输了海外一城,它战略调整一下,就又满血复活。历史数据明明白白,越南战后,美国GDP照样年年爬坡;阿富汗撤军后,军费预算还涨了。这样的不对等,谁跟它干谁倒霉。想扳回局面,就得戳破这层纸——让战火烧到美国本土去。只有这样,它那不败光环才碎。 回想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那是个转折点。夏威夷港湾里,八艘战列舰沉了,两千四百多人没了,日本飞机扔下炸弹,油库和修理厂幸免大难。可就是这么一击,美国从孤立主义跳出来,罗斯福国会演讲叫“国耻日”,全国动员,征兵站排长队,工厂转战时生产。想想看,那还只是个海外基地,要是炸到西海岸城市,美国还能这么从容?珍珠港虽没动摇根基,但已让美国人尝到威胁滋味,全民上阵。要是本土城市遭殃,洛杉矶港瘫痪,纽约金融区断网,那局面就翻天了。历史分析过,日本若有能力直击本土,美国的反击节奏准乱套,国内先乱成麻。 本土挨打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心理崩盘。美国人习惯了高枕无忧,战争总在电视里看热闹。一旦炸弹落自家后院,电力供水一断,超市抢空,恐慌就炸锅了。珍珠港那次虽有限,但已激起全民仇恨;本土全线遭袭,民众从支持海外冒险,转为逼政府求和。内部矛盾一爆,种族、经济裂痕加深,街头抗议从反战变保家,国会辩论从对外转内斗。政府没精力再管全球,几百个海外基地得关门大吉,军舰飞机全撤回护航。 经济上更要命,美国霸权靠美元和消费链子维系。华尔街一乱,全球资本跑路,硅谷科技命脉一断,汇率暴跌,工厂停摆。越南和阿富汗失败,它经济只晃两下;本土遭击,体系就崩。数据摆着,珍珠港后美国虽动员快,但那是军事点;城市全瘫,失业率飙升,通胀失控,中产阶层先扛不住。军费得省着花,海外干预成奢侈品,盟友一看风头不对,纷纷散伙。 长远说,这打击直戳霸权命门。美国从世界警察变区域玩家,军事预算转向防御,科技从扩张转修复。国际舞台上,它话语权弱了,联合国席位空荡荡,其他国家填空当,推动多极化。亚洲经济圈连得更紧,非洲资源自己说了算。我们中国这些年走和平发展路,就是看清这点:霸权靠欺负别人维持,早晚得栽。攻击本土不是鼓吹战争,而是提醒,面对霸凌,得有硬骨头,直击要害才能护自家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