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马占山宣布向日本投降,顿时国内上下骂声一片,然而在受降仪式上,马占

笑蓝说 2025-10-30 17:58:33

1932 年,马占山宣布向日本投降,顿时国内上下骂声一片,然而在受降仪式上,马占山竟以不识字为由,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一个月后,他更是从日本人手里骗走 2000 万元!   1932 年齐齐哈尔受降仪式上,日军军官的笔递到马占山面前。   他盯着投降协议,突然挠头笑:“俺是大老粗,大字不识一个,可不敢瞎签!” 这话让在场日军愣住 —— 说好的 “归顺”,怎么连字都不肯签?   马占山却一脸 “实在”:“瞎签字坏了规矩,俺可担不起这责。”   日军脸色骤变,却只能捏着鼻子认 —— 他们还得靠他稳住黑龙江。   这声 “不识字” 背后,藏着他保住抗日火种的盘算。   更没人想到,这个 “大老粗”,后来会成为东北抗日的重要支柱。   回溯 1931 年 11 月,嫩江大桥的寒风裹着硝烟。   马占山趴在战壕里,手里攥着旧地图,指甲把 “嫩江桥” 三个字掐出印。   “这桥是咱黑龙江的命!” 他把 2700 名士兵分成三队,梯次防守。   一队守桥面,用炸药包炸日军坦克;二队藏在桥边树林,打冷枪; 三队作为预备队,随时补位 —— 这套战术,是他早年剿匪时摸索的经验。   那时他刚接黑龙江省代主席,部队是临时凑的 “杂牌军”。   保安团的枪是清末的老套筒,东北军残部连过冬棉衣都没有。   可日军有重炮、飞机,第一天就炸塌了桥面一半。   马占山却不慌,夜里带士兵摸黑修桥,白天再跟日军死磕。   16 天里,他没睡过一个整觉,饿了就啃冻窝头,硬是扛住了日军进攻。   这一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首次大规模胜利。   不仅打破了 “日军不可战胜” 的谣言,更点燃了全国抗日热情。   上海工人捐钱买弹药,学生上街游行声援,连海外华侨都寄来捐款。   马占山的名字,成了 “抗日” 的代名词,各地报纸都称他 “民族英雄”。   而他没停下,战后立马整顿部队,在黑龙江建了十多个抗日据点。   可日军很快增兵,扬言要 “踏平黑龙江”。   马占山的部队伤亡过半,弹药也快耗尽,硬拼就是全军覆没。   他盯着地图上的海伦 —— 那里有之前打散的旧部,是绝佳的复起之地。   “不如先装投降,从日本人手里骗点物资!” 这个险棋,他一咬牙定了。   消息传出,全国骂他 “汉奸”,可他没辩解,只悄悄安排亲信联络旧部。   受降后,马占山演起 “听话” 的戏码。   日本人让他 “管经济”,他就哭穷:“没经费,地方稳不住啊!” 日军想利用他控制黑龙江,真给了 2000 万元现款,还拨了粮食弹药。   他表面谢恩,暗地里让手下把物资分批运去海伦。   一个月里,他天天陪日军 “巡查”,实则摸清了对方的布防漏洞。   1932 年 4 月,马占山带着亲信连夜逃出齐齐哈尔。   一到海伦,他立马通电全国:“俺马占山,从没真投降!”随后用骗来的钱招兵买马,很快组建起一支上万人的抗日队伍。   他还联合东北其他抗日武装,搞起 “游击战”,专打日军运输线。   半年里,他们炸毁日军火车 12 列,缴获的武器能装备三个团。   之后几年,马占山一直在东北坚持抗日。   日军悬赏十万大洋要他的人头,可他总能化险为夷。   1936 年,他还秘密联系中共地下党,交换日军情报,配合抗日行动。   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又率部转战华北,参加了忻口会战等战役。   哪怕后来部队打散,他也没放弃,跑到重庆继续呼吁抗日。   新中国成立后,马占山定居北京,虽年事已高,仍关注国家建设。   1950 年,他还主动把家里的藏书、文物捐给国家,支持文化事业。   1950 年 11 月,这位抗日老将病逝,享年 65 岁。   临终前,他还嘱咐子女:“要跟着国家走,为老百姓多做事。” 如今再看马占山的一生,贡献远不止江桥抗战和假降骗资。   他是东北抗日的 “精神旗帜”,让无数人看到中国人不屈的骨气;   他的游击战经验,为后来的抗日武装提供了宝贵参考;他联合各方力量抗日的做法,更是体现了民族统一战线的雏形。   这位没读过多少书的 “大老粗”,用那句 “中国人不能当亡国奴”证明:家国大义面前,个人荣辱皆可抛。   信源:人民网《马占山:江桥抗战铸忠魂 假降巧计续抗倭》

0 阅读:91

评论列表

棒子洛总

棒子洛总

1
2025-10-30 18:27

[赞][赞][赞]

猜你喜欢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