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对华态度180度大转弯!从高规格访华到呼吁“最强贸易制裁”,中法关

如梦菲记 2025-10-30 17:53:34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华态度180度大转弯!从高规格访华到呼吁“最强贸易制裁”,中法关系为何急转直下?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3年春天,马克龙带着一大帮法国企业家浩浩荡荡来中国,在西安摸兵马俑、听古琴演奏,签下空客几百架飞机的大单,那场面相当热闹。   回程路上他还放话说欧洲不能当别人的附庸,要走独立自主的路线,当时不少人觉得,中法关系这是要再上新台阶了。   可谁能想到,还没过两年,这位法国总统就开始变脸了,先是在欧盟内部会议上喊着要对中国实施最严厉的贸易措施,后来又推动什么供应链韧性法案,明摆着就是冲中国企业来的。   最近更是因为稀土出口管理的事情,威胁要启动所谓的反胁迫工具法案,这前后反差大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仔细看看就明白了,这位总统先生的态度转变,跟法国的实际处境有很大关系,法国经济这两年过得并不轻松,通胀压力大,经济增长乏力,老百姓对政府颇有怨言。   马克龙自己的支持率也一直在低位徘徊,国内退休制度改革引发的抗议活动到现在还有余波,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找个出口来转移矛盾。   中国的稀土新规正好撞到枪口上,2025年9月开始,只要产品里含有超过0.1%的中国稀土元素,出口就得申请许可证。   这对法国的影响确实不小,空客飞机的精密部件、电动汽车的电池,很多关键产业都离不开稀土,新规一出,相关原材料价格立马往上蹿,法国企业叫苦不迭。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管理自己的稀土出口本来就是正常的主权行为,全球90%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在中国手里,这是中国几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果。   法国自己当年不也对很多战略物资搞出口管制吗?现在轮到别人这么做了,就开始喊不公平,这逻辑说不过去。   更有意思的是,马克龙嘴上喊得凶,实际行动却很谨慎,他威胁要启动核选项,可这个反胁迫工具法案欧盟到现在都没真正用过。   当年美国对欧盟加关税的时候,欧盟也只是放放狠话,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真要打贸易战,受伤的首先是自己。   法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远比表面上看起来深,红酒、奶酪这些农产品每年对华出口额巨大,奢侈品品牌的财报很大一部分靠中国消费者支撑,空客更是把中国当成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今年7月中国对法国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马克龙马上就软了态度,不到48小时就约见中国外长,还主动表示要再来中国访问。   这种反复横跳的表现,说白了就是既想讨好欧盟内部那些主张对华强硬的势力,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实际利益,美国一直在背后给欧洲施压,要求在对华问题上站队。   马克龙想在欧盟内部当领头羊,就得表现出一定的强硬姿态,可一旦触及法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他又不得不考虑现实。   法国外交顾问和外长最近的一些表态也很能说明问题,一个说台海有事要跟美国统一战线,一个跑到澳大利亚对中国在南海的正常行动指手画脚。   这些话听起来很强硬,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很虚,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法国一直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现在突然改口说要干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中国的应对其实挺聪明的,白兰地征税留了豁免通道,稀土新规也没一刀切禁止出口,只是要求办许可证,这种做法既表明了立场,又没把路堵死,毕竟中法之间的经济联系太紧密了,谁也不想真的撕破脸。   说到底,马克龙的这些举动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他需要在国内营造一种“我在为法国利益强硬发声”的形象,同时也要给欧盟看看法国的领导力。   但他手里那个所谓的核按钮,真按下去首先炸伤的是法国自己,空客需要中国订单,法国农民需要中国市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现在明年就是中法建交60周年了,各种庆祝活动都在筹备中,两国关系走到今天不容易,不应该因为一些短期的政治考量就轻易损害。   马克龙如果真有远见,就应该学学戴高乐当年的勇气,看清世界发展的大势,而不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摇摆不定,历史已经证明,搞对抗没有赢家,合作才能共赢。   至于接下来会怎么样,就看这位法国总统能不能把自己的小算盘和大格局统一起来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