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谴责以色列,但谁敢真动手?别说叙利亚打不过以色列,现在这世界上,真敢和以色列动手的国家,一个都没有。 这话听着扎心,但这就是摆在眼前的现实。 更关键的是,美国在政治上给以色列撑起了一把绝对安全的保护伞。 联合国安理会,那是全世界最能说事的地方了,可只要一有针对以色列的决议,美国准保第一个站出来投否决票。 根据统计,美国已经为了以色列在安理会投了超过50次否决票,这几乎是动用了自己作为常任理事国的所有特权,就为了保住这个小兄弟。 前阵子加沙打得那么惨,全世界都呼吁停火,结果呢?美国照样一票否决,理由还是那套“以色列有权自卫”。 所以你看,全世界的谴责在否决票面前,就跟废纸一样。这种无条件的政治庇护,等于告诉全世界:你们谁也别想动他,动他就是动我。 光有美国的保护还不够,以色列自己也不是个软柿子,它本身就是个中东“小霸王”。它的军事实力,放在全球都是排得上号的。 你别看它地方小,人口少,但它的军事科技水平,那绝对是世界顶级的。 就说那个“铁穹”防御系统,在全世界都独一份,一天能拦截几百枚火箭弹,这技术连美国都得眼红。 还有它的无人机技术、网络战能力、情报机构摩萨德,哪一个不是让对手闻风丧胆的存在?它不是一个被动挨打的国家,而是一个拥有强大进攻和反击能力的狠角色。 而且,还有一个谁都不敢明说,但心里都清楚的事实:以色列是个核武国家。虽然它从来不承认也不否认,搞什么“核模糊”,但全世界都知道它手里捏着核弹。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不仅拳脚功夫了得,怀里还揣着一把能同归于尽的匕首。 你跟他动手,就算你比他壮,能打赢他,但你敢赌他不会在最后关头拉你一起垫背吗?谁也不敢。 这种核威慑,才是以色列最硬的“底牌”,是它敢于在中东这种四战之地横行无忌的终极资本。任何一个国家,在考虑对以色列动武之前,都得掂量掂量这个后果。 那其他国家呢?为什么都只是谴责?我们来看看周边的阿拉伯国家。他们难道不恨以色列吗?当然恨,巴勒斯坦问题对他们来说是民族情感和宗教尊严所在。 但恨归恨,现实是现实。埃及、约旦这些国家,早就跟以色列签了和平协议,他们的政府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政权稳定和经济发展。打一场战争,国库空虚,经济倒退几十年,万一再打输了,领导人自己都得下台。这种赔本买卖,谁会干? 更何况,现在很多阿拉伯国家,比如沙特,最大的敌人已经变成了伊朗。 在他们眼里,以色列虽然可恨,但伊朗的威胁更直接。为了对付伊朗,他们甚至私下里跟以色列都有默契,更别提为了巴勒斯坦去跟以色列拼命了。 再看看世界上的其他大国。俄罗斯?它自己还在乌克兰陷着呢,哪有精力再去中东开辟一个新战场?而且俄罗斯在叙利亚有军事基地,它也得跟以色列搞好关系,免得自己的基地被端了。中国呢? 我们一贯主张和平解决争端,我们的核心利益是发展经济,是“一带一路”。 中东乱起来,对我们的石油供应和海外投资都是巨大的打击。我们会在道义上支持巴勒斯坦,呼吁和平,但绝不可能亲自下场去动武。这不现实,也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 所以说到底,国际关系就是个赤裸裸的利弊权衡。对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动以色列的代价远远大于收益。 跟它动手,就意味着要跟它背后的美国正面硬刚,意味着要冒着经济制裁、军事打击甚至核战争的风险。为了什么?为了一个远在天边的巴勒斯坦?这笔账,谁都会算。 因此,全世界的谴责,更像是一种政治正确,一种情绪的宣泄。大家都在骂,显得自己站在了道德高地上,但骂完了,该做生意还得做生意,该过日子还得过日子。 这就是现实,残酷又真实。以色列的硬气,是建立在自身的强大和美国的绝对支持之上的。 而世界的沉默,则是各国在冷静计算自身利益后做出的最“理性”的选择。所以,别再问谁敢真动手了,在绝对的实力和冷酷的利益面前,所谓的正义和谴责,有时候真的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