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老师被吐槽要起诉!学生道歉称因被骂20分钟,这事谁理亏? 重庆工商大学这事儿闹得挺僵!有学生在校园账号匿名吐槽法学院胡老师,说他上课刻薄、把没礼貌当幽默,结果老师直接放话要起诉,还找后台要投稿人信息。 没等老师查明白,投稿的女生李某就主动在群里道歉了,说自己是因为上课没答出问题,被老师骂了20分钟,觉得特别难堪才吐槽的。这一来一往,俩人的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 胡老师作为法学老师,反应也够直接,说“拿不出证据就起诉侵犯名誉权”,还强调“要对每句话负责”。这话听着挺专业,可网友却吵翻了——学生匿名吐槽,至于闹到起诉的地步吗? 再看李某的委屈,上课答不出问题很正常,可被老师连着骂20分钟,换谁都得难受。年轻人好面子,心里憋得慌才匿名吐槽,虽说可能有点冲动,但也不是故意造谣,道歉态度也挺诚恳。 辅导员后来回应说“相关部门在处理,具体不方便说”,这话跟没说一样。大家更关心的是,老师骂学生20分钟算不算“刻薄”?学生吐槽该不该被起诉?这些问题不弄明白,恐怕难服众。 其实类似的事儿之前也有过,有大学老师因为学生给差评,就在课堂上阴阳怪气;还有老师直接在群里怼学生,最后闹到学校出面调解。说到底,师生之间的矛盾,不该一上来就动“起诉”的念头。 作为法学老师,胡老师更该懂“沟通优先”的道理。学生答不出题,好好引导、耐心讲解才是正理,骂20分钟不光伤学生自尊,也不像老师该有的样子。就算被吐槽,也该先反思自己,再找学生沟通,而不是直接威胁起诉。 学生这边也有不对,匿名吐槽虽然能发泄情绪,可解决不了问题。要是觉得老师讲课方式有问题,完全可以找辅导员、教务处反映,或者私下跟老师沟通,匿名吐槽反而容易激化矛盾,最后自己还得道歉,得不偿失。 现在好多高校都有师生沟通渠道,比如意见箱、线上反馈平台,可有些学生和老师就是不用。老师觉得“我是为你好”,学生觉得“你不尊重我”,最后小矛盾闹成大纠纷,其实都能避免。 这事儿也给所有师生提了个醒:老师得注意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别把“严格”变成“刻薄”;学生遇到问题要理性沟通,别靠吐槽发泄,毕竟解决问题比争对错更重要。 要是你遇到上课答不出问题被骂的情况,会选择匿名吐槽,还是直接跟老师沟通?其实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多站在对方角度想想,师生关系才能更融洽,你说对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