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欧盟宣布,要将两家日产能合计达60万桶的中国炼油企业--辽阳石化和山东裕龙石化,以及中国石油的贸易部门中石油香港公司列入了对俄制裁名单。 这是欧盟首次制裁中国大型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 现在欧盟真是越来越不讲理了,先说说这几家被盯上的企业。 辽阳石化是中石油的子公司,每天能炼20万桶油,而且是国内唯一全用俄罗斯原油的炼化企业,中石油香港公司就是负责石油贸易的。 山东裕龙石化是民企控股、国企参股的,每天产能40万桶,也是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这两家加起来一天60万桶的产能,占了全国炼油产能的3%。 欧盟给的理由是说这些企业帮俄罗斯规避制裁,可这纯粹是睁眼说瞎话。 咱们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当天就炸了,直接说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中方早就跟欧盟交涉过好多次,可他们根本不听,非要一意孤行。 最可笑的是欧盟还装得挺有理,其实他们自己才是双标得厉害。 2025年前三季度欧盟自己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还占消费的27%。 德国有家大集团在俄罗斯的汽车零部件工厂还正常开着呢。 美国公司也通过马来西亚、土耳其这些地方给俄罗斯卖芯片。 这些他们都假装没看见,就盯着中国企业的正常生意下手,这不是欺负人吗? 而且欧盟这次用的制裁依据也有问题,是个叫《反胁迫工具法案》的东西,这法案本来是用来对付美国关税胁迫的,结果现在被他们改成了打压中国的工具,连国际法依据都没有,纯属自己说了算的“有罪推定”。 他们到现在都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咱们的企业真的违规了,说白了就是想借着对俄制裁的由头,打压中国的能源企业,破坏中俄之间的正常合作。 更让人不齿的是,欧盟这么干其实是有私心的。 一方面他们内部早就乱成一锅粥了,援乌的钱没了,东欧国家喊着要加码制裁,法德这些国家又怕伤了自己经济,拿中国企业开刀就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 另一方面就是给美国交“投名状”,之前欧盟跟美国签了贸易协议,答应给美国投资、买他们的军工产品,这次制裁中国就是换美国在援乌、能源补贴这些事上帮他们。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有德美双重国籍,这政策取向能不偏吗? 可他们压根没算明白账,欧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比咱们对他们高多了。 就说德国,71%的稀土都从中国进口,这些稀土是做汽车废气净化催化剂的关键,他们的储备只够撑87天。 要是真把咱们惹急了,稀土供应一受限,德国汽车业三个月就得停摆,60万人得失业。 反观咱们,对欧盟的需求主要是高端消费品和装备,找替代来源也容易得多,真要是硬碰硬,欧盟损失比咱们大得多。 再说这事儿对能源市场的影响,俄罗斯那几家能源巨头负责着大量石油运输和加工,欧盟一禁止交易,全球能源价格肯定得波动,这不是破坏全球能源安全吗? 咱们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俄罗斯化石燃料进口国,中俄之间的能源贸易是正常的商业合作,既没违反国际法,也没影响第三方,欧盟凭什么指手画脚? 他们根本就没资格对咱们的正常生意说三道四。 可能有人担心咱们企业会不会受影响,其实不用太怕。 之前7月欧盟制裁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咱们8月就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反制了他们两家银行,这次肯定也不会手软。 商务部都说了,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权益,不管是通过WTO打官司,还是搞对等反制,有的是办法。 而且像中石油,完全可以调整采购策略,多从非西方渠道买油,甚至增加俄罗斯原油进口,根本不怕他们卡脖子。 欧盟现在还在谋划下一轮制裁,真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他们不想着怎么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反而一门心思搞政治操弄,到头来只会伤了中欧经贸合作的大局。 要知道,现在全球经济本来就不好,大家应该抱团取暖,而不是搞对立、搞制裁。 中方一直都是中立立场,劝和促谈,从没给任何一方提供武器,欧盟要是真把中国当成对手,那真是打错了算盘。 总的来说,欧盟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霸权逻辑,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还损人不利己。 咱们的态度很明确:坚决反对,绝不退让,企业的合法权益必须维护,自身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也绝不容许被破坏。 欧盟要是识相,就赶紧停止这种愚蠢的做法,不然等着他们的只会是更有力的反制,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参考资料: 欧盟首次制裁中国大型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我商务部回应 2025-10-23 20:27·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