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玻璃心”又碎了一地! 【综合新闻】10月28日,德媒刊文表示,德国和欧洲

朴素梦想看世界 2025-10-29 22:23:19

德国的“玻璃心”又碎了一地! 【综合新闻】10月28日,德媒刊文表示,德国和欧洲不能只在意所谓“面子”问题了。此次取消访华行程,表明德国的影响力已经变得多么有限。本周,亚洲将举行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峰会:马来西亚的东盟峰会,韩国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以及特朗普上台以来的中美首次高峰会晤。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原本计划访华,核心目的之一是解决芯片制造商安世断供的问题,这件事已经对德国工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结果行程取消,德媒就把原因归为中国“冷处理”,甚至用上“胁迫”“羞辱”这样的词。但事实是,在此之前,瓦德富尔曾多次在涉华议题上发表不当言论,违背了外交交往中相互尊重的基本准则。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德国要是觉得“受辱”,根源恐怕在于自身的不恰当言行,而非中国的应对。 德媒还提到,近期亚洲有东盟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峰会,还有特朗普上台后的中美首次高峰会晤,中国忙着这些“重头戏”,无暇顾及德国的“烦恼”。这话其实说对了一半,中国确实有不少重要外交议程,但“无暇顾及”不等于“刻意冷落”。外交交往讲究对等和尊重,德国如果希望中国重视其诉求,首先得拿出尊重中国核心利益的态度,而不是一边提要求,一边又在关键问题上冒犯中国。 更关键的是,德国当下的困境,本质是自身产业需求与外交姿态错位造成的。德国是工业强国,对芯片等关键产业链的稳定性依赖很高,安世的断供直接戳中了它的痛点。而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不管是芯片制造还是其他工业领域,都是德国难以忽视的合作伙伴。德媒自己也承认,“德国别无选择,只能选择跟中国打交道”,这句话从侧面说明,中德合作符合德国的根本利益,不是什么“忍辱负重”的无奈之举。 现在的情况是,德国面临能源转型、工业升级等一系列内外挑战,中国则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双方合作的空间本就很大。德媒与其纠结“面子”问题,不如劝德国政府回归理性,把精力放在解决安世断供这类实际问题上。只要德国能拿出相互尊重的诚意,中德之间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更谈不上什么被“胁迫羞辱”。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朴素梦想看世界

朴素梦想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