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没想到:这次美军坠机的海域,正是24年前王伟烈士牺牲的海域。 2025年10月26日下午,两架美军主力舰载机接连从“尼米兹”号上坠入南海,地点就在西沙群岛东侧与黄岩岛之间,正好是2001年王伟烈士牺牲的海域。 先是14点45分,MH-60R“海鹰”直升机坠了。不到半小时,F/A-18F“超级大黄蜂”也跟着掉下来。 这不是演习,也不是训练,这是美军在南海彰显“自由航行权”的日常部署。一场高调炫肌肉的行动,最后变成了自家飞机的水葬。 5名飞行人员全被成功救起,算是万幸。但你要是以为这事就是“机械故障”或“操作失误”,那未免太小看这场事故背后的象征意味。 有人说这是技术问题,有人说是战略疲劳,但在中国人眼里,这片海域有名字,也有记忆。 2001年,海南岛东南方向的这片海域,王伟驾驶的歼-8战机与一架美军EP-3侦察机发生碰撞。 那一年,中国人记住了“81192,请返航!”的无线电呼号,也记住了那个永远没有归来的身影。 24年后,还是这片海,还是美国军机,这次摔的是他们自己。 “尼米兹”号是老兵了,今年已经50岁,本次部署也将是它最后一次远航。事故发生后,这艘航母迅速掉头,准备返航华盛顿州基察普基地。 原本计划绕南海一圈,摆个姿态,现在连个完整的告别都没整出来。航母没能撑到退役典礼,反倒成了“掉链子”的主角。 美军说初步原因可能是JP-5航空燃油被污染了,要彻查。但这说法实在太干巴巴,不仅美媒不买账,美国网友也炸了锅。 社交平台上各种版本的“阴谋论”满天飞:什么电子干扰、网络攻击、甚至还有“定向能武器”这种科幻设定都出来了。 虽然美军自己否了,但挡不住人家脑洞开得飞起。 可即便不信阴谋论,也得承认,美军这几年真是摔得太频了。 从F-35C在南海一头扎进海底,到“菲兹杰拉德”号撞船,再到这次短短30分钟内的“双摔”,谁都能看出这是疲态尽显。 “尼米兹”号的问题早就不是新闻。核动力系统屡出毛病,饮水系统出过污染事故,舰上士兵抱怨伙食和睡眠。 飞行员训练时长也连年下降,2022年平均每年才130小时,远低于标准的200小时。你说这种状态,还天天在南海晃悠,不出事才怪。 这次事故,虽说没有人员伤亡,但损失可不小。F/A-18F战机,一架就得7500万美元;MH-60R直升机也要4000万美元。 加起来就是1.15亿美元,妥妥的A级事故。而且这只是两架飞机的钱,还不算后续调查、部署调整的支出。美军一年12起A级事故,已经快成常态。 特朗普也第一时间表态了,当然是在“空军一号”上。他说“这不太可能是人为破坏”,又强调“要彻查到底”。 话说得挺正派,但谁都知道,他这人说话向来是为了自己政治加分。真想查清楚,还得靠技术,不是靠嘴皮子。 中国外交部倒是出奇地稳,发言人郭嘉昆表示,愿意在必要时提供人道主义协助。 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指出,美方频繁在南海炫耀武力,是破坏地区和平的根源。一边表达善意,一边亮明立场,拿捏得刚刚好。 有意思的是,美国国内这次也不是铁板一块。军属群体感谢救援效率,保守派借机批拜登政府“战略失败”,自由派则担心美军战备状态下滑。 还有人直接质疑:美军这么“疲于奔命”,到底图个啥?航母不够用了,“福特”级又推迟交付,海军高层天天扛KPI,士兵却连正常训练都凑不齐。 而中国网友的反应,几乎是一边倒的震惊与感慨。有人说“王伟烈士在天有灵”,也有人说“历史从不缺讽刺,只是看谁听得懂”。 这片海域,是中国的海。这里有王伟的牺牲,也有民族的记忆。美国人可以来,但不能无视,也不能忘了,这里不是谁的秀场。 24年前,美军飞机撞毁了中国的战机;24年后,美军的飞机自己掉了下去。这不是宿命,但它确实在提醒:霸权的尽头,不是胜利,而是代价。 也许美军还会继续在南海转悠,也许“尼米兹”之后还有“福特”号、“里根”号,但这片海,早已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撒野的地方。 当年王伟的牺牲,是警示;今天的坠机,是回响。 你可以叫这场事故“意外”,但中国人知道,这不是巧合,而是历史的定力和现实的回音。这片海,从未安静,但它清楚地记着,谁来过,谁失过,谁又摔得最疼。

骏马
致敬王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