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歌手郑智化发文控诉深圳机场“没人性”,升降车与机舱门地板有25厘米高度差,让自己一个残疾人“连滚带爬”登上飞机。机场核实后,对郑智化表示道歉,解释高度差的原因,承诺增加对残障人员的保障,但是之后发出的机场监控显示,有四名工作人员帮助郑智化,完全不是他文中的“冷艳旁观”。面对质疑,郑智化反而批评大陆的其他机场,指责安检对他的检查。 2025年10月25日,台湾歌手郑智化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关于深圳机场的控诉内容,迅速引发全网关注。 他说那天下午乘坐深圳航空的航班前往台北时,在深圳宝安机场遭遇了“没人性”的对待。 机场提供的升降车与机舱门地板有25厘米高度差,轮椅没办法推进机舱,自己也跨不进去,操纵升降车的司机完全管他的困境,不愿调低升降板,整个机场都没人帮他,看着他“连滚带爬”登上飞机。 郑智化因为小儿麻痹症,常年要靠拐杖行走,加上之前唱过《水手》这类励志歌曲,在不少人心里有特殊的印象,他这番控诉一出来,很快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 网友们一边倒地批评深圳机场,觉得机场对残障旅客太不负责,相关话题很快就冲上了热搜,深圳机场的官方账号评论区里,全是指责的声音。 面对舆论压力,深圳机场在当天深夜就给出了回应。 他们说,经过核实,郑智化搭乘的那趟航班,因为之前的航班到港时,国际和地区航班的近机位都满了,所以才安排停在远机位,还专门调了给行动不便旅客用的登机车来保障。 至于25厘米的高度差,并不是故意为难,而是出于安全考虑的操作规范,旅客登机和装货物的时候,飞机机身会上下动,保持这个距离能防止登机车碰到飞机。 机场还提到,当时有一名航空公司的地勤人员和一名机组人员一起帮忙,最后郑智化是安全进入机舱的。 除此之外,机场还承诺会马上改进,增加现场保障的工作人员,还会尝试新的登机连接装置。 之后,郑智化又发了一条内容,说接受深圳机场的道歉,不会再追究这件事,还认为问题只是那个升降车司机个人的问题,和整个机场没关系。 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没想到10月26日,一段他登机时的监控视频被曝光,整个事情的走向突然变了。 从监控里能清楚看到,郑智化登机的全程都有工作人员跟着,有一名地勤人员推着轮椅,把他送到机舱门口,机舱里还有两名空姐在等着。 发现有高度差后,地勤和空姐还一起商量该怎么帮忙,最后是地勤人员扶着他站起来,另一个人帮忙拿拐杖,两人一起配合,把他平稳地扶进了机舱。 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一直都在主动想办法,根本没有“冷眼旁观”的情况,郑智化也没有像他说的那样“连滚带爬”,看起来很平稳。 视频一出来,网友们都觉得被误导了,纷纷质疑郑智化之前说的是不是真的。 但郑智化没对视频里的内容做解释,反而在26日又发了一条长文,把批评的范围扩大到了大陆其他机场。 他说这几年在大陆演出,好几次都遇到“不友善”的对待,比如在上海机场,安检人员检查他的金属支架鞋,花了半个多小时,差点让他赶不上飞机,在新疆机场,还被要求把拐杖托运。 他觉得这些都是对残疾人的“刁难”,不过,他说的这些事,既没有具体的时间、航班信息,也没有照片、视频之类的证据。 对于他这次的控诉,网友们大多不买账。 机场安检严格是为了所有旅客的安全,之前也发生过有人用假肢藏危险物品的事,仔细检查金属支架鞋本来就是正常流程,怎么能算“刁难”? 要求托运拐杖也是出于安全考虑,符合机场规定。 更多人觉得,郑智化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随便批评大陆的机场,明显是夸大了事实,还带着主观偏见。 10月27日,郑智化发布道歉声明,说“连滚带爬”是自己登机过程不顺、一时气愤下的不当表述,向公众致歉,同时提到推轮椅的工作人员服务周到,搀扶他腿部协助登机,向相关服务人员表示感谢。 但此时,舆论对他的质疑并未消散,不少人认为这份道歉来得太迟,且未能完全回应此前的争议点,而且怀疑他是不想失去大陆市场才道歉。 客观来讲,现在国内有些机场的无障碍服务确实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个别机场的无障碍设施维护得不好,少数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还不够,这些问题确实该重视,也该慢慢完善。 但郑智化这次的情况不一样,明明有工作人员全程帮忙,他却虚构了“连滚带爬”的情节,还把正常的安检说成是“刁难”。 这种夸大事实、主观指责的做法,不仅误导了公众,也偏离了本来该推动服务改善的方向。 要让公共服务变得更好,需要的是基于事实的建议和反馈,而不是靠情绪化的虚构和指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给残障群体创造更友好的出行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