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则消息在网络上流传很广,但它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夸大。准确的说法是:根据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噪音扰民行为在情节严重时,公安机关确实有权对行为人处以拘留,而相关法律的修订草案中也提出了更明确的罚则,其中包括最高可处10日拘留的条款,但该修订尚未正式通过。 下面为您详细解释一下: 1. 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 目前,处理噪音扰民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关键点: · 前提条件:必须先有“警告”,并且是“警告后不改正”。 · 主要处罚:主要是罚款,金额在200-500元。 · 关于拘留: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没有直接针对一般性生活噪音扰民行为设定拘留的条款。 但是,这不意味着绝对不可能被拘留。 如果噪音扰民行为情节特别严重,例如: · 在公安机关警告、罚款后,仍然屡教不改,持续恶意制造噪音。 · 行为伴随有公然侮辱、殴打他人、寻衅滋事等其他违法行为。 ·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等更宽泛的条款,公安机关在具体案件中仍有裁量权,可以对行为人处以5至15日的拘留。 2. “最高可拘留10日”说法的来源 这个说法的确有其来源,它出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 在2023年9月由公安部公布的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对噪音扰民的处罚进行了升级和明确化。其中拟将原第五十八条修改为: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关键点: · 取消了“警告前置”:可以直接处以罚款。 · 明确增加了拘留:对于“情节较重”的情形,明确规定了5-10日的拘留,并可以并处罚款。 · 目前状态:这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尚未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和正式通过,因此还不具备法律效力。 总结 1. 当前情况:根据现行法律,单纯的噪音扰民主要面临警告和罚款。只有在情节特别严重或伴随其他违法行为时,才可能被拘留。 2. 未来变化:法律确实有修订的趋势,旨在加大对噪音扰民行为的处罚力度,包括明确引入最高10日的行政拘留。但这需要等待法律的正式修订和颁布。 3. 如果您遇到噪音扰民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 首先沟通:与制造噪音的邻居或单位友好沟通。 · 向物业投诉:请求物业公司进行协调和处理。 · 报警处理:向公安机关(拨打110)报案,由民警出面警告、制止并进行记录。 · 环保部门投诉:对于固定场所(如商铺、工地)的噪音,也可以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投诉。 · 收集证据:保留录音、录像、报警回执等证据,以备后续需要提起诉讼时使用。 总之,“明年起噪音扰民最高可拘留10日”的说法,反映了立法动向和公众对宁静生活环境的需求,但在新法正式生效前,仍需以现行法律规定为准。[玫瑰][呲牙]
您好!这则消息在网络上流传很广,但它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夸大。准确的说法是:根据现行
									
										
										每日一朵小玫瑰
									
									
										
										2025-10-29 09:36:17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