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近日,北京,小男孩被另一个孩子推搡,妈妈教他要以理服人,于是小男孩诚恳跟对方说:“不要推我,容易受伤”,结果对方不领情,还又推了自己一把,差点摔倒!本以为男孩会忍气吞声,不料,气不过的他,突然抬脚朝对方脸上就是一脚!网友:“如果道理你不听,那我也略懂一些拳脚。” “如果他听不懂道理,那我们就用他听得懂的方式再说一次。” 小明(化名)原本是所有家长眼中的“模范宝宝”,在第一次被推后,他严格按照妈妈教导的“以理服人”原则,转过身,用尚显稚嫩但足够清晰的声音对那个男孩说:“你不要推我,我会受伤的。”这句话出口的瞬间,旁边几个家长不约而同地点头微笑:看,这就是教养。 但推人的男孩显然对此并不认同,他歪着头,像是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随即又伸出双手,更用力地推了小明一把。小明踉跄着后退,脸上写满了委屈。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冲突会以“好孩子”的退让告终时,事情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小明突然抬腿,精准地踢中了对方的肩膀,那个瞬间发生的动作如此流畅,仿佛来自某种本能。 “既然好好说你不听,那我也略懂一些拳脚。”后来有网友这样评论。 接着,小明妈妈做了个让在场所有人都记住的举动。她先检查了两个孩子是否受伤,然后蹲下来,看着儿子的眼睛说:“你保护自己是对的,但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她没有全盘否定儿子的反抗,也没有一味强调忍让,而是在肯定自卫权利的同时,引导孩子思考更智慧的解决之道。 那个推人的男孩站在一旁,第一次露出了不知所措的表情。也许在他有限的认知里,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明确的边界感:推人会被反击,但反击也有限度。 事实上,作为家长,很多人既不想培养逆来顺受的“绵羊”,也不愿养出一个横行霸道的“狼崽”。 小明的最后一脚,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或许值得商榷,但它确实打破了这个僵局。有时候,适当的反击不是暴力的升级,而是沟通的另一种形式,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划清边界。 只能说,每个孩子都要在成长中学会平衡“以理服人”与“自我保护”的艺术。就像小明妈妈后来对儿子说的:“我们要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被被人欺负。”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最终要教会孩子的,并不是一味忍让或一味强硬,而是在坚守善良底色的同时,也要拥有让善良带点锋芒的智慧。 信源: 东莞日报-东莞+——男孩被欺负尝试用妈妈的话沟通,依旧被无礼对待!于是他反击了……如果是你的小孩你会怎么做? 文│一阳 编辑│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