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44岁女子车祸住院,其23岁儿子偷走她身份证和银行卡,把她保险理赔的312300元全部转走给其同伙。之后又和2个同伙商议把母亲眼睛戳瞎制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理赔。未果后竟把母亲骗到路边,让其同伙开车撞死母亲。女子丈夫说出的1个真相,却让人不寒而栗! 在浙江台州,一场因保险金而起的罪案,最终酿成了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儿子竟伙同他人,对亲生母亲痛下杀手,亲情在贪欲面前分崩离析,令人唏嘘。 法律最终以极刑审判了主犯卢某和杨某,但罪恶的种子,早已在一个扭曲的家庭关系中被默许和纵容。 这起案件的关键之处,在于一位丈夫面对妻子被害一事,态度发生了令人咋舌的转变——从最初的反对,逐渐沦为“随便你们”这般麻木不仁的状态。 悲剧的根源,不只在于逆子的不孝与恶友的唆使。一个本应是家庭守护者的父亲,在此案中扮演了令人不寒而栗的角色。他不仅没有阻止罪恶,甚至一度成为其中的一环,亲身参与了骗保的谋划。 卢某之父自行供认,其曾与儿子及同伙共谋,积极配合他们所筹划之计划,以达成不可告人之目的。2023年9月某一日,他竟应允儿子的朋友以竹枝戳伤自己的眼睛。 祸不单行,随后他又遭遇一辆轿车追尾,命运的波折突如其来。这场旨在骗保的自伤行为虽然失败,却揭示出这个家庭内部伦理防线的早已崩塌。 更令人心寒的是,当犯罪团伙的谋划对象从自己转向妻子徐女士时,这位丈夫的态度发生了致命变化。起初,当他听闻儿子与朋友于家中商议,欲驾车撞死其妻子时,当即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展现出基本的理智与人性底线。 然而,经儿子团伙再三劝说,他内心的坚持逐渐瓦解,最终竟以“随便你们怎么样都行”回应,那语气,似是卸下了所有纠结与挣扎。 这句冷漠的回应,对儿子卢某而言,无异于一张弑母的通行证,彻底摧毁了家庭最后的道德约束。 这起弑母案并非一时冲动,它清晰地展示了一条由小恶不断膨胀直至失控的轨迹。贪婪的胃口在一次次尝试中被喂养得愈发巨大,手段也随之愈发残忍。 故事的开端,追溯至2023年7月。彼时,一笔保险理赔款悄然现身,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自此涟漪泛起,后续故事也由此徐徐展开。 彼时,年仅44岁的徐女士遭遇车祸,无奈住院治疗。所幸最终获得了一笔颇为可观的赔偿款,金额达31万余元。 她的儿子卢某旋即与朋友杨某、程某勾结,偷走母亲证件,将那笔钱财尽数席卷。三人毫无节制,迅速将这笔钱挥霍殆尽,尽显贪婪与放纵。 当钱财耗尽,更大的恶念开始滋生。在同伙杨某的怂恿下,他们精心谋划,妄图通过制造更为严重的事故来实施骗保行径,试图骗取保险金,其行为严重违背法律与道德准则。 团伙先是试图戳瞎徐女士的眼睛再制造车祸,失败后,又将同样的目标对准了卢某的父亲。 接连两次的伤害未遂,未能让他们收手,反而刺激了他们走向极端。杨某思忖再三,竟抛出一个令人胆寒的方案——“干脆开车撞死她”。 这决绝之语,瞬间让气氛变得凝重而惊悚。早已泯灭人性的卢某,竟对此欣然应允。联想到卢某家早已被变卖一空的三套拆迁房,这种无底线的索取模式,或许早已是这个家庭的常态。 2023年9月30日晚,卢某蓄意将母亲诱至约定之处。他让母亲立于马路一侧,自己则站在另一侧,如此布局,为杨某驾车撞击其母创造了可乘之机。 徐女士当场死亡,她的生命就这样被儿子伙同外人终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之网辽阔无边,看似有隙可乘,实则疏而不失。任何违法犯罪行径,都难以在这严密法网下隐匿身形,罪恶终将受到应有的制裁。 同年10月,三名罪犯悉数落网。 法院经审理,以故意杀人罪与盗窃罪数罪并罚,判处主犯杨某及23岁的卢某死刑,并处8万元罚金;同伙程某因故意杀人罪获刑七年,正义终以法律之名得到彰显。 法律给出了最严厉的审判,但案件背后暴露的人性深渊却令人深思。一个本应心怀感恩的青年,缘何竟会对含辛茹苦生养自己的母亲狠下毒手?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令人痛心疾首的缘由?实在引人深思。而那个本该挺身而出的父亲,他的默许与纵容,又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将儿子推向深渊的无形之手? 这绝非仅是一场法律层面的审判,更是对家庭责任的深度审视,对人性底线的沉痛叩问,它如重锤,在人们心头敲响了关于道德与担当的警钟。 信息来源:台州男子弑母骗保案细节:44岁母被撞死,父亲也被撞过一次——2025-10-27 19:27·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