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抛出惊人言论:“如果必须选边站,新加坡现在会选择美国;但20年后,将会倾向中国!”这番直言不讳的预言,在瑞士银行的一场展望会议上引发满座美西方政商精英的深思。实际上,美国私募大佬苏世民早已预见,他说:“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大家可能会好奇,新加坡这么小的国家,为啥要琢磨选边站的事?其实这背后全是现实的考量。 新加坡国土面积才七百多平方公里,跟中国一个县差不多大,自己没什么自然资源,周围还全是邻国,从建国起就特别清楚,得把生存的算盘打细了。现在选择靠美国,不是因为偏好,而是眼下离不开。 先看安全方面,新加坡自己的军队规模有限,装备和训练全是按美国的标准来的,连最核心的樟宜海军基地,常年都对美军开放,每年有上百艘美军舰艇在这停靠、补给。 就像 2024 年南海有点紧张的时候,新加坡自己没能力搞清楚航道上的情况,最后还是靠美军的反潜机搜集情报,心里才踏实。 要是没了美国这层保护,这么小的国家手里握着金融、芯片这些 “宝贝”,就像小孩抱着金子在闹市走,太不安全。 经济上就更绕不开美国了。现在全球九成以上的金融交易都用美元结算,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钱要进来要出去,都得走美国主导的系统。 2024 年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时候,新加坡本来想保持中立,不掺和这些事,但最后还是跟着做了,就是怕得罪美国后,自己的金融生意受影响,毕竟饭碗不能丢。 还有它的芯片产业,虽然做芯片封测能占到全球 15% 的份额,但生产需要的高端光刻机、关键材料,八成以上都得从美国买,人家要是断货,工厂就得停工,这可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再往远看,情况就不一样了,中国能给的机会,是美国没法比的。先说说做生意,现在东盟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RCEP 生效后,中国和东南亚的产业链绑得更紧,货物、资金往来越来越多。 新加坡靠转口贸易吃饭,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就在旁边,肯定得盯着。2025 年新加坡总理专门去中国,就是想把中新自贸协定升级一下,好抢更多生意,这都是实打实的利益。 技术合作上也有新变化。以前新加坡的 AI 芯片八成得靠进口,2025 年跟中国的慧新智能合作建了芯片厂,专门生产适合东南亚天气和使用环境的低功耗芯片,还能拿到新加坡本地的研发补贴。 这么一来,新加坡自己能生产的芯片比例从 12% 一下子涨到 40%,不用再完全看美国脸色。 不光是芯片,新加坡的淡马锡还领头给中国的潮玩品牌 TOP TOY 投了资,估值都到百亿港元了,这明显是看好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力,觉得这里面有大机会。 能源方面更是离不开中国的帮助。新加坡 95% 的能源都得从国外进口,以前不少天然气是从美国买的,成本不低。 2024 年中国的光伏组件运过去之后,新加坡搞光伏项目的成本直接降了 30%,发的电却翻了一倍多。而且中国在泰国建的储能电站,还能通过电网给新加坡供电,这可不是短期的帮忙,是长期的能源保障。 其实新加坡心里打得更细的算盘是,根本不想做 “二选一” 的题,而是想两边的好处都沾着。2025 年它一边加入美国主导的经济框架,一边也进了中国牵头的数字经济协定; 在芯片上不跟着美国禁中国货,在稀土这种关键资源上,也不拒绝和中国合作。 有人觉得这是 “骑墙”,但对新加坡来说,这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活下去的智慧。 现在靠美国稳住安全和眼前的生意,未来抓住中国带来的发展机会,这 20 年里把 “中间枢纽” 的角色坐稳了,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不被甩在后面。毕竟就像苏世民说的,不是谁主动选未来,而是得跟着未来的方向走,不然早晚会被淘汰。 信息来源:东南卫视——《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抛出惊人言论:“如果必须选边站,新加坡现在会选择美国;但20年后,将会倾向中国!”这番直言不讳的预言,在瑞士银行的一场展望会议上引发满座美西方政商精英的深思。实际上,美国私募大佬苏世民早已预见,他说:“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