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之所以很多小国宁愿得罪中国,也不愿意得罪美国,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0-28 16:13:37

一位美籍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之所以很多小国宁愿得罪中国,也不愿意得罪美国,是因为一旦得罪美国,美国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国家,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对方也会想方设法的制裁你”。   就拿委内瑞拉来说,这个靠石油吃饭的国家,政府预算三分之二都依赖石油收入,好不容易在2025年初实现原油日产量突破100万桶的好势头,结果美国说撤就撤了给雪佛龙公司的制裁豁免,逼着这家美国企业4月3日前全撤出委内瑞拉市场。   雪佛龙在当地每天能产23到25万桶原油,这一撤直接让委内瑞拉每天少赚好几百万美元,外汇收入断了一大块。   对于这样一个经济结构单一的国家,这记闷棍足以让财政运转陷入困境,毕竟民生开支、公共服务全靠石油换来的美元支撑。   比起委内瑞拉,伊朗更懂美国制裁的刺骨之痛。这个拥有全球第三大石油储量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还曾是世界第九富国,如今却被制裁折磨得经济濒临停滞。   1979年后美国逐步加码的制裁,在2018年退出伊核协议后达到顶峰,直接把伊朗银行踢出了SWIFT结算系统,等于切断了其国际贸易的金融命脉。   曾经年出口额超20亿美元的伊朗地毯,现在暴跌到不足5000万美元,编织工每天工资只有4美元。   货币贬值更是离谱,2016年4.3万里亚尔能换1美元,如今要43万多才能兑换,德黑兰餐馆里最普通的烤肉饭价格翻了一倍,咖啡价格涨了两倍。   更要命的是医疗领域,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进口药物因禁运严重短缺,自2018年以来已有650名地中海贫血患者死亡,2.3万患者面临严重并发症风险。   被美国盯上几十年的古巴,早就尝够了这种睚眦必报的滋味。长达六十多年的经济封锁累计造成1600余亿美元损失,仅2023年3月到2024年2月就损失50多亿美元,覆盖食品、药品、燃料等所有民生领域。   农业生产首当其冲,缺少农机、化肥的古巴农民,用耕牛平整土地的效率只有拖拉机的十五分之一,6个月里农业部门就损失2.71亿美元,粮食自给率大幅下降,老人和儿童的营养都成了问题。   即便联合国多次敦促解除封锁,美国依旧不为所动,仿佛要把这个小国的生存空间彻底挤压干净。   就算是所谓的“盟友”,一旦触碰美国红线照样难逃制裁。2025年10月,美国财政部突然依据反毒品法律,对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及其家人、内政部长实施制裁,冻结其在美资产和金融服务,理由是“任由贩毒集团猖獗”。   要知道哥伦比亚多年来一直在协助美国打击毒品贩运,佩特罗直言这种行径是“十足的悖论”,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聘请美国律师辩护。   这种翻脸不认人的操作,让周边小国看得心惊胆战,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哪天不会因“莫须有”的罪名被盯上。   美国的制裁手段里,最让小国忌惮的还是“次级制裁”这种连坐式打压。这种依据美国国内法实施的长臂管辖,不仅针对被制裁国,连与这些国家有经贸往来的第三国企业也照罚不误。   特朗普政府就曾放话,谁买委内瑞拉、伊朗的石油就加税,后来又威胁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最高500%的次级关税。   印度就因此陷入两难,作为俄罗斯石油头号买家,其能源和武器系统高度依赖俄罗斯,可一旦被美国加征重税或切断美元清算,本国企业就得立刻趴窝。   孟晚舟案、中兴案都是鲜活例子,让各国企业不敢轻易与美国认定的“问题国家”合作,等于间接孤立了这些小国。   美国制裁的狠劲还体现在不分领域、直击民生痛点。阿富汗塔利班掌权后,美国冻结其央行95亿美元资产,还打算把其中70亿美元的一半用于赔偿“9·11”受害者,直接导致阿富汗经济崩溃,有预测称制裁造成的平民死亡可能超过20年战争总和。   叙利亚战事平息后,美国制裁让重建物资无法进入,企业因缺原料难以复工,民众只能在废墟中挣扎。   布鲁金斯学会估算,伊朗新冠疫情最严重时,美国持续制裁可能导致1.3万人死亡,这种把民生当武器的做法,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截至2021财年,美国生效的制裁措施已达9400多项,比20年前增长近10倍。对小国而言,得罪中国可能只是贸易上的摩擦调整,得罪美国却可能面临金融封锁、物资禁运、全球孤立的连环打击。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研究员都直言,制裁是美国“低成本投放力量”的手段,可这低成本的背后,是无数小国的经济崩塌和民众苦难。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小国的选择看似无奈,实则是对美国睚眦必报的本能回避。

0 阅读:0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