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管制锁喉台积电?项立刚的建议戳中中美芯片博弈要害 项立刚谈一定对台积电进

赵财苗 2025-10-28 14:41:44

稀土管制锁喉台积电?项立刚的建议戳中中美芯片博弈要害 项立刚谈一定对台积电进行稀土管制,如果不管制台积电的话,它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往美国输送稀土的中转站,而且台积电目前也是完全站在美国这边的,对大陆这边的芯片发展也没有多大的助力,甚至很多芯片都不帮大陆代工,所以也没有必要跟它客气什么!最重要的是,台积电几乎是美国高端AI芯片的唯一代工厂,很多芯片只有台积电能代工,所以这是间接卡美国脖子的途径,所以按照项立刚建议的那样,台积电要交出客户数据和稀土使用情况,大陆还要派专人去台湾监督检查稀土的使用情况,要不然就不批稀土给台积电了! 这话绝非危言耸听,背后藏着全球产业链博弈的核心逻辑。很少有人知道,台积电看似“技术无敌”的芯片制造,其实早被稀土这根“隐形缰绳”拴住——2024年台湾从大陆进口的6096吨稀土里,88.3%的轻稀土都流向了台积电的生产线,镧、铈这些元素是芯片掺杂剂的关键成分,少了它们,再先进的制程也造不出稳定运行的芯片。更关键的是,高端芯片需要99.999%纯度的稀土,这道提纯工艺全球90%以上的产能都攥在大陆手里,台积电根本没的选。 项立刚担心的“中转站”问题,早已不是猜想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工厂砸了1650亿美元建厂,却连30天的稀土库存都撑不住,只能靠台湾地区转手供应。这相当于大陆的战略资源,经台积电之手变成了美国高端AI芯片的“燃料”——英伟达最先进的4纳米AI芯片、苹果的A系列芯片,全靠台积电代工,而这些芯片背后都有大陆稀土的影子。更讽刺的是,这家靠大陆稀土喂大的企业,早在2020年就听从美国禁令切断了华为的供应链,如今连普通大陆芯片企业的代工需求都屡屡拒绝。 对台积电实施稀土管制,本质是捏住了全球芯片产业链的“七寸”。美国一直想靠芯片卡别人脖子,却没算到自己的高端芯片产业要靠大陆资源续命。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台湾地区96%的稀土依赖大陆进口,而台积电又是美国高端芯片的唯一代工厂,一旦稀土供应收紧,别说美国的AI产业要“断粮”,台积电自己的生产线都得停摆。项立刚提出的交数据、受监督,本质上是要堵住“资源错配”的漏洞——既然拿了大陆的资源,就没道理反过来帮别人遏制大陆科技发展。 有人觉得这步棋太“狠”,但看看台积电的所作所为就懂了。创始人张忠谋曾放言“断供大陆对方束手无策”,却刻意回避了芯片离不开稀土的基本事实;民进党当局更是把台湾芯片生态打包送给美国,全然不顾稀土供应链攥在大陆手里的风险。这种“吃饭砸锅”的操作,早该被亮出底线。大陆2023年对镓、锗实施管制后,美欧企业已经叫苦不迭,要是稀土这张牌真的落地,效果只会更直接。 当然,稀土管制从来不是目的,而是维护产业公平和国家安全的手段。大陆不是没给过合作机会,国台办早就提过,两岸半导体产业一个有资源优势,一个有制造能力,联手能在全球市场占据更稳固的地位。但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而不是一边拿资源一边递刀子。台积电要是真能摆正立场,把资源用在两岸共赢的产业发展上,自然不用面对管制;可要是继续当美国的“技术附庸”,那被稀土这张牌制约,也是必然的结果。 项立刚的建议,说白了是打破“资源错配”的迷局。在全球产业链里,没有谁能靠“两头占便宜”长久立足。大陆掌握稀土话语权,不是为了卡谁的脖子,而是要让战略资源真正服务于公平的产业合作。台积电该想清楚了:是继续跟着美国走“断供-受制”的死路,还是回到两岸合作的正道,答案其实早就写在稀土的供应链里了。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