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国安部文件、冒充“领导”:30年“红汞骗局”换马甲卷土重来,专坑这类人!

金顺娱乐 2025-10-28 11:36:15

伪造国安部文件、冒充“领导”:30年“红汞骗局”换马甲卷土重来,专坑这类人! 一张盖着“国家安全部”鲜红印章的文件,一段“跨境交易能赚百万中介费”的诱惑话术,就让不少人栽了跟头。国家安全机关近日破获的“红汞骗局”,揭开了这个流传30年的陷阱新面目——骗子用伪造的官方公文当“通行证”,把普通化学品包装成“抗癌神药”,专挑想走捷径的人下手。 说穿了,“红汞”本身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幌子。从科学角度讲,真正的红汞是硫化汞,不过是种价值几十元一克的普通颜料原料,压根没有所谓的“战略价值”或“抗癌功效”。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液态红汞”,早被科学界证实是都市传说,连正规化工市场都不存在。可骗子偏能把它包装成“国家战略储备物资”,还杜撰出“苏联解体后流入黑市”的离奇背景,从90年代骗到现在仍有人上当 。 现在的骗子更懂“借力”,把“官方背书”玩得炉火纯青。他们照着网上的模板伪造国安部红头文件,谎称交易经过国家审批,甚至假扮“将军”“书记”站台,让骗局看起来像“稳赚不赔的官方生意” 。更狡猾的是团伙分工:有人装境外供货商,有人扮境内总代理,连千万元的“交易记录”都是伪造的,就为营造“市场火爆”的假象 。 等你动了心,真正的收割就开始了。先是以“垫付货款”为诱饵,等你入局又巧立“验货费”“担保费”等名目要钱,最后一句“货品不纯、交易失败”就卷走所有钱款 。更可悲的是,有些受害者发现被骗后,竟反过来当起下线骗别人,让骗局像病毒一样扩散 。 要知道,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可不是小事,根据《刑法》,情节严重的要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那些抱着“一夜暴富”心态的人,恰恰成了骗子的目标。 这起案件给所有人提了醒: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凡牵扯“官方授权”“高额回报”的陌生交易,先打110核实。你身边有人听过类似的“发财门路”吗?评论区聊聊,帮更多人避坑!伪造罪证 身份骗局

0 阅读:2
金顺娱乐

金顺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