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皇帝突然驾崩,掌控他一生的慈禧太后也在次日下午离世。[大侦探皮卡丘] 这两场相隔不到一天的死亡,给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投下了浓重的疑云。 当光绪的灵柩下葬于清西陵崇陵时,湖北布政使梁鼎芬突然瘫坐在地上,抱着光绪的棺椁嚎啕大哭,死活不肯离开,坚称要为皇帝殉葬。 梁鼎芬这个人在晚清官场上是出了名的耿直,早年因为弹劾李鸿章被贬过官,但他从不向权贵低头。 他跟光绪皇帝平时接触不算多,可他打心眼里敬重这位想要变法图强的皇帝。 当地宫仪式结束,其他官员都准备退出时,梁鼎芬却爆发了。 他死死抱住棺椁不松手,摄政王载沣和一众官员怎么劝都没用,他甚至拿头撞棺材,场面一度完全失控。 最后载沣只能下令,让侍卫强行把他背了出去。 很多人说梁鼎芬这是在作秀,但如果你了解当时的局势,就会明白他这是真正的绝望。 光绪一心想要改革救国,结果被慈禧囚禁了十年,最后还突然暴毙。 梁鼎芬哭的不只是一个皇帝,更是整个国家最后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直到2008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联合多个科研机构,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光绪的头发、遗骨和衣物进行了反复检测。 检测结果让所有人都震惊了,光绪的头发和衣物上残留的砒霜总量很高达,远远超过致死剂量。 当时慈禧自己病得很重,她很清楚自己快不行了。可她最怕的就是自己死后,光绪重新掌权,把她这些年的政治安排全部推翻。 慈禧一辈子都在防着光绪,她知道这个皇帝心里一直憋着劲儿要改革。 为了保住自己选定的继承人溥仪能顺利登基,也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遗产,她在临死前必须先解决掉光绪。 这个推断虽然残酷,但最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光绪四岁就当了皇帝,却一天权都没掌过,完全被慈禧控制着。 他想搞戊戌变法振兴国家,结果维新派被抓的抓、杀的杀,他自己被关进了瀛台,一关就是十年。 慈禧硬塞给他一个侄女当皇后,就是为了监视他,光绪真正喜欢的是珍妃,一个聪明活泼、支持他改革的女子。 可就因为这份感情,珍妃成了慈禧的眼中钉,最后被扔进井里淹死了。 光绪想做的事一件没成,爱的人也早已不在。这样的人生,确实让人叹息。 光绪下葬后,梁鼎芬辞掉了湖北布政使的官职,主动在崇陵为光绪守了三年墓。 就算后来清朝灭亡了,他还是以遗老自居,拒绝承认民国政府,最后穷困潦倒地死在了上海。 真相可能会被掩盖一时,但终究会浮出水面,回头看这段往事,最让人感慨的不是权力斗争有多残酷。 而是在那个天翻地覆的年代,个人的忠诚和牺牲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却又那么令人动容。 网友热评: “梁鼎芬这波操作真不是演戏!现在科学实锤光绪是被砒霜毒死的,他当年在地宫里哭的哪是皇帝?分明是大清最后一点改革的希望彻底没了。慈禧临死前还要拉上光绪垫背,这心太狠了。” “细节细思极恐啊!光绪头发里的砒霜含量超正常人2000多倍,这得是多大的剂量?而且他尸体腐烂时砒霜从胃部渗透到衣服和头发,说明是口服中毒。凶手除了慈禧还能有谁?袁世凯和李莲英顶多是帮凶。” “梁鼎芬这种“愚忠”现在看有点迂腐,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骨气。他给光绪陵墓种树,甚至用“崇陵雪水”换捐款,这执着劲儿也是没谁了。不过话说回来,光绪一辈子活成傀儡,死了还要被毒杀,真是憋屈到极致。” “原来光绪和珍妃才是真正的虐恋!珍妃被慈禧扔井里,光绪死前还攥着定情信物。相比之下,隆裕皇后一辈子没被光绪待见,也是可怜人。感觉光绪的悲剧一半是政治,一半是感情。” “其实光绪的死因早就有争议,80年代那会儿,专家看太医档案还说是病死的,后来科技发达了才检测出砒霜。所以历史真相有时候得靠科学说话,光看文献可能被忽悠。” “梁鼎芬要是活在现在,绝对是个狠人!上司倒了,他不仅不划清界限,还拼命表忠心,甚至要殉葬。这放今天职场里,怕是能评个“年度感动中国员工”。 如果光绪没有早逝,清朝的命运会改变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信源: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