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大陆选了两个墓地,但临死时杀了1800名共产党人,竟然想让墓地回大陆,这不是

三色堇芳草湾 2025-10-28 01:29:54

他在大陆选了两个墓地,但临死时杀了1800名共产党人,竟然想让墓地回大陆,这不是幼稚吗? 蒋介石是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王”,为了私利“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毫无人性,罪大恶极。 “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这句话,不是轻飘飘的口号,是染满了共产党人鲜血的屠刀。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上海街头的血迹还没干透,他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清剿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无数手无寸铁的进步人士倒在血泊里,连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刚懂事的孩子都没能幸免。 这哪里是什么“清党”,分明是泯灭人性的屠杀,是为了一己私欲,把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踩在脚下。 想象下,1927年4月12日清晨,上海工人刚把标语贴好,街头突然响起哨子声,青帮打手、特务、宪兵三方夹击,棍棒、扳机一起招呼。血水流进下水道,把黄浦江染成暗红。老人抱着孙子买菜,被当成“疑似共党”一枪撂倒;十几岁的报童高喊“打倒军阀”,也被刺刀挑翻。老蒋坐在南昌行营,听汇报时只淡淡一句:“乱党嘛,干净杀绝,省得夜长梦多。”轻飘飘八个字,几万条人命就盖棺定论。那天之后,全国像被拉上电闸,广州、长沙、武汉、重庆,通缉榜贴满城墙,悬赏金额比稻子涨得还快。 有人为了领赏,把邻居名字写上去,宪兵半夜踹门,拉到江边直接“打水漂”。恐惧像流感,一传十,十传百,搞得街坊互不认识,连狗都不敢乱吠。 不止上海。我老家江西萍乡,当年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大本营,老蒋一句话,“清党”队拎着麻绳上山。抓到工人就捆成粽子,排排跪,机枪扫完踢下矿井。后来矿井封闭,整整一个甲子没人敢下去。直到2010年矿难救援,才挖出层层叠叠白骨,头骨上弹孔像被虫子蛀空的豆荚。村里老人说,那年清明没地方烧纸,纸灰一飘就被特务盯上,大家只好把香插在床底下,偷偷哭。哭也不敢出声,怕隔壁听见举报。你看,这就是“宁可错杀一千”的现场版——杀完让你连哭的权利都没有。 有人给老蒋洗地,说那是“时代局限”“党国存亡”。拉倒吧!同样是存亡,人家共产党长征路上还帮老乡挑水、劈柴;他倒好,为了攥紧权柄,连自家同志都照砍不误。黄埔军校里,他一手提拔的学生,只要左倾,立刻关进“反省院”;女学员剪短发、戴列宁章,被扒光上衣游街。对自己的门徒都下死手,对外面老百姓更别指望他心软。血债堆到1949年,南京总统府门前,士兵还在抓“嫌疑匪谍”,装进麻袋扔长江,尸体顺流漂到崇明岛,渔民收网时一网兜上来三四具。那场面,连见惯风浪的船老大都跪地呕吐。 最讽刺的是,这般杀人狂魔,晚年竟托人在奉化溪口修祖坟,还捎话给对岸:“若形势允许,望归葬故土。”咋地,手里攥着1800条人命,还想落叶归根?祖坟山是乡亲的,不是阎王的。听说他儿子一度想运作移灵,大陆民间立刻炸锅:可以回来,装进历史教科书,标题就叫“反面教材”。想躺进青山秀水?问问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江西萍乡矿井、南京燕子矶,那些无名碑答不答应! 我读大学时,去过重庆白公馆,牢房墙上还留着当年政治犯刻的“打倒蒋贼”。导游说,那是江姐战友用竹签蘸血写的。我摸着那暗红笔画,心里骂了句:老蒋真会算账,杀了1800,还想买块墓地打折?天底下哪有这便宜生意。历史不是他蒋家的后花园,想进就进,想出就出。今天,我们让小朋友去烈士陵园献花,去纪念馆看镣铐,就是告诉下一代:有些人想回家,得先过民心这一关;而民心,比任何山口关卡都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三色堇芳草湾

三色堇芳草湾

三色堇芳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