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5岁农民咳嗽10年,竟拒绝就医,一天,他突然用力咳嗽,“哇”的一声,一个黑色且带血地异物喷射出来,妻子将异物拿给医生看,谁料,医生看完居然立马冲出病房报警。 山东乡下,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子,咳了整整十年,愣是咬牙扛着不吭声。谁成想,1956年那阵子,他猛地一咳,嘴里喷出个黑乎乎带血的玩意儿,送到医生跟前,医生一看,脸都白了,扭头就跑去报警。这到底是啥秘密,让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藏了这么久? 高其煊,1921年出生在山东滨州一个穷苦人家,那时候日本鬼子正闹腾得欢,村里到处是哭声和枪响。他大哥高其炳早早投身革命,当了八路军的交通员,负责探情报、传消息。兄弟俩从小一起长大,高其煊看着大哥风里来雨里去,总觉得自家也得为抗战出力。1939年,他刚满18岁,就主动找上门去,加入了地下工作。没穿军装,就这么隐在老百姓堆里,帮着打探日伪军的动静。 那年头,干情报这活儿,最要紧的就是藏得深。高其煊表面上跟那些日伪军套近乎,递个馒头、聊两句家常,实际上耳朵竖得老高,记下他们的巡逻路子和兵力多少。村里人看他跟鬼子走得近,背地里嘀咕他不地道,可他从不争辩。情报到手了,就在夜黑风高的时候,塞进鞋底或竹筒里,送到联络点。一次次传递,帮八路军打了几个漂亮仗,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计划。 抗日打赢了,1945年8月,日本投降,高其煊终于能光明正大地编入八路军队伍。穿上军装,扛起枪,他随部队南征北战。解放战争一开打,国民党那边死扛到底,高其煊冲在最前头。1946年7月,山东邹平韩家寨那场仗,国民党据点火力凶猛,我军围攻得紧。高其煊腹部中了手榴弹碎片,医生在野战医院里给他取出了大部分,可有一块嵌得太深,位置危险,只能留着。加上右眼也伤了,他被评定为三等甲级伤残。组织本想安排他干后勤,他推了,觉得不能给队伍添负担,就这么复员回了家。 从那以后,高其煊就跟寻常农民一样,起早贪黑下地干活。胸口那股闷劲儿,咳嗽老犯,可他总说小毛病,不愿去医院添乱。十年过去,1956年春天,他35岁了,还在田里忙活。谁知那天胸口一堵,咳得厉害,吐出个黑色的带血玩意儿。媳妇儿一看不对劲,赶紧裹了送去村卫生所。医生接过来一瞧,是枚弹片,锃亮亮的军用货,带血迹新鲜。他心里一惊,这年头可不常见,立马关上门,冲出去报警。 民警来得快,拿着弹片问高其煊,这东西哪来的。他平静地说,是1946年韩家寨战斗留下的旧伤。县里一查档案,立马对上号:这人就是八路军老情报员,转解放战士,功劳簿上写得清清楚楚。村里人听说后,都傻眼了。原来这位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庄稼汉,藏着这么大秘密。组织很快落实了优抚政策,给他记功表彰,还帮他治了后遗症。 高其煊这辈子,没啥大出息,就一门心思跟着党走。抗战时,他年纪小,干的都是隐蔽活儿,可情报准时送到,救了不少战友命。解放战场上,他上前线,受伤了也不喊苦,复员后更是不提旧事,就想安安静静过日子。咳出那块弹片,不是什么坏事,反倒让他的贡献浮出水面。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就靠这些老实人一步步往前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