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澳最近搞了个“稀土联盟”,闹得沸沸扬扬。美国拉上日本签协议,要在加拿大开矿、澳大利亚建厂,还让日本转让稀土分离技术,口号喊得震天响:“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但仔细一看,这场戏码漏洞百出。西方不是没稀土,澳大利亚矿藏丰富,美国矿山也不差,可问题出在“提炼”上——重稀土的精炼技术九成在中国手里。日本虽然攒了点回收技术,但离大规模量产还差得远。就像你手里有米,却没锅没火,照样吃不上饭。 更扎心的是成本。中国靠几十年积累,把稀土分离成本压到西方十分之一,纯度却能拉到99.9999%。美国建个新厂动不动烧掉20亿美元,环保审批还能拖十年。现在想靠砸钱弯道超车?怕是车还没造好,路先堵死了。 中国早就不玩“卡矿产”的老套路了,现在直接掐技术链:用中国设备、技术的境外稀土产品,再出口得经过中国点头。这就好比别人还在学加减乘除,咱们已经玩透了微积分。 日本2010年吃过稀土的亏,如今却跳进一场胜算渺茫的赌局。说到底,工业体系不是靠协议能速成的,没有几十年技术沉淀,所谓“供应链独立”不过是纸上蓝图。这场稀土战争,西方押注太急,反而暴露了软肋——离了中国,高端制造的命门依然攥在别人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