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4年,清军在郭隆寺激战并大败两万喇嘛。清军攻克郭隆寺后,岳钟琪将投降的60

混沌于浮云 2025-10-28 00:00:08

1724年,清军在郭隆寺激战并大败两万喇嘛。清军攻克郭隆寺后,岳钟琪将投降的6000喇嘛全部处死,青海喇嘛谈岳色变。岳钟琪认为郭隆寺乃藏污纳垢之地,于是一把火将这座青海最大的寺庙化为了灰烬。 岳钟琪生于1686年,在甘肃景泰县永泰堡一个武将家庭长大。他的父亲岳升龙是康熙朝的武官,曾随军征讨噶尔丹,立下战功。岳钟琪从小跟着父亲学骑射和刀枪技能,练就一身武艺。1706年,他继承父亲职位,当上游击官,开始军旅生涯。那时候清朝边疆不稳,他逐步在军中积累经验,处理地方防务。 到1717年,岳钟琪升为四川松潘镇总兵,负责边境守卫和少数民族事务。他管辖的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需要常年巡逻防备叛乱。1722年,他再升四川提督,统领当地绿营兵,权力更大。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在准噶尔支持下发动叛乱,雍正帝急调军队平定。岳钟琪被任命为参赞大臣,跟随年羹尧出征,带四川绿营兵六千赶往西宁。 岳钟琪的部队翻越山岭,历经十几天抵达西宁外围,与年羹尧主力会合。清军开始合围叛军据点,郭隆寺作为关键点位挡住去路。岳钟琪通过情报了解寺内有大量武装喇嘛和叛军残部。他调整战术,指挥清军进攻多个地点,逐步压缩叛军空间。在整个平叛中,他发挥重要作用,雍正帝后来褒奖他的功劳。 岳钟琪一生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参与多次边疆作战。他是岳飞后裔,但清朝对汉将警惕,他的事业起伏不定。雍正七年他被控谋反,下狱审问,次年释放,继续任职军中,直到1754年去世。 1724年1月,清军推进到郭隆寺时,这座青海最大寺庙已成为叛军堡垒。寺内聚集两万喇嘛和罗卜藏丹津残部,他们利用寺庙高峻地势筑起防御工事,储存粮草弹药,还通过宗教渠道散布反清言论,号召民众支持叛乱。清军初次进攻受阻,正面坡道上箭矢和滚石阻击导致士兵伤亡数百。 岳钟琪观察形势后,改变策略。他派小股部队在寺前佯攻,吸引武装喇嘛出击。叛军主力冲出寺门追击时,清军从后山设伏包围,两侧夹击歼灭大批出击部队。接着清军夜间突袭寺门,展开近身作战。三天三夜激战后,郭隆寺陷落,寺内超过一万人被杀,清军自身损失近半。 攻克后,岳钟琪下令处死投降的6000喇嘛,没有宽恕。青海喇嘛从此闻岳钟琪名而恐惧。他把郭隆寺视为叛乱温床,下令士兵焚烧所有殿宇,大火将整座寺庙化为灰烬。这场战斗震慑了西北其他藏区势力,民间流传郭隆寺“神寺化灰”。 郭隆寺之战是平叛关键一役,清军由此打开通道,继续追击罗卜藏丹津。岳钟琪的手段虽严厉,但符合当时清朝对叛乱的镇压政策。战后朝中有人上疏请求宽待僧众,雍正帝在奏折中既奖岳钟琪剿寇功,又提醒不可轻辱佛法,试图平衡。 雍正二年二月,清军分三路进攻罗卜藏丹津营地。部队穿越草原河谷,包围叛军阵地。战斗中清军骑兵冲锋,步兵射击,叛军阵线崩溃,斩杀8万人,收降数万人。罗卜藏丹津母亲和妹妹被俘,他本人逃往准噶尔汗国寻求庇护。 叛乱平定后,岳钟琪获封三等公,升任川陕总督,统管军务和边疆事务。他处理地方政务,维护稳定。雍正七年,岳钟琪被控谋反,有人举报他有不轨行为。官员押解他进京,下狱审讯。他在狱中接受调查,雍正八年释放,没有定罪。 释放后,岳钟琪继续军中任职,参与后续边疆行动。他率绿营兵和满洲兵进军西藏,带2000绿营兵和1000满洲兵抵达拉萨,控制局势。乾隆年间,他镇守西北,防备准噶尔部入侵。1754年,岳钟琪在任职中去世,结束军旅生涯。 罗卜藏丹津在准噶尔生活多年,1755年清军灭准噶尔汗国时被俘。乾隆帝免他死罪,赏房屋安置在北京。他两个儿子授蓝翎侍卫,他本人老死于北京。叛乱后清朝加强青海管理,设西宁办事大臣,直接控制地区。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