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金先生最近可算吃了个大亏——他把做生意挣的上百万交给女友闵女士保管,结果等生意周转需要钱时,女友却说“钱都花光了”。原来这两年里,闵女士在一家医美机构消费了130万,从皮肤管理到抗衰项目,甚至把男友的血汗钱全砸在了脸上。这事儿一传开,网友们炸锅了:“这哪是谈恋爱,分明是养了台‘碎钞机’!” 要说这事儿的蹊跷处,还得从闵女士的“贵人”说起。2022年她在美容院做护理时,认识了股东李某某。这位李女士可不简单,三言两语就把闵女士哄进了自己参股的弗碧韦弗医美机构。从2022年4月到2024年6月,闵女士像着了魔似的,隔三岔五就去刷卡,热玛吉、水光针、线雕提拉……项目单拉出来能绕美容床三圈。最绝的是,她每次消费完还跟李女士称姐道妹,完全没意识到卡里的钱像流水似的往外淌。 金先生发现不对劲时,账户里只剩个零头。他急得直跳脚:“我辛辛苦苦挣的钱,你怎么说花就花了?”闵女士却理直气壮:“你当初说让我保管,又没说不能花!”这话听着荒唐,可法律上还真有说道。根据《民法典》,保管关系得有书面协议,光靠口头约定可不算数。金先生既没签合同,转账时也没备注“保管专用”,现在想追回钱款,难度堪比登天。 这事儿可不是孤例。黑龙江有位58岁的李先生,恋爱时给38岁女友转了100万,分手后起诉要回,法院直接判“属于赠与,不用还”。为啥?因为李先生拿不出转账是“保管”的证据,微信聊天记录里还一会儿说是理财,一会儿又提彩礼,把法官都绕晕了。反观河北有对情侣,男方转账备注“买房保管”,女方私自挪用,法院直接认定侵占罪,判了返还。两相对比就知道,法律认的是白纸黑字的证据,不是“我信任你”的口头承诺。 说到底,这事儿暴露的是恋爱中的“信任陷阱”。很多人觉得“谈钱伤感情”,可钱一旦和感情搅和在一起,往往伤得更深。金先生要是当初签个保管协议,或者转账时备注“理财专用”,也不至于落到人财两空的地步。闵女士要是有点法律意识,也不会把别人的血汗钱当成自己的零花钱。 更值得警惕的是医美行业的“套路”。像李某某这样的股东,专挑有钱又有情感需求的女性下手,用“姐妹情”“变美秘籍”当诱饵,让人心甘情愿掏钱。闵女士就是个典型——她不是不知道钱是男友的,可在“变美”的诱惑和“闺蜜”的怂恿下,早就把理智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事儿给所有人提了个醒:恋爱可以谈,钱得算清楚。涉及大额资金时,别光靠“我信任你”,该签协议签协议,该备注用途备注用途。毕竟,感情再好也经不起钱的考验,法律再严也护不住糊涂的心。 大家说说,要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是直接要回钱,还是觉得“谈钱太伤感情”?来评论区聊聊呗,说不定你的经验能帮到其他人呢! (事件来源:重庆广电第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