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10月18日,山西吕梁,一男子将马散养在养殖场内,第二天再去看时,却发

韫晓生 2025-10-27 19:26:52

[中国赞]10月18日,山西吕梁,一男子将马散养在养殖场内,第二天再去看时,却发现马儿没有了呼吸,身上还插着一把70厘米长、重2斤的金属弓箭!原来,当天晚上有人用无人机投放弓箭杀野猪,却把马当成了野猪。网友:扎到人怎么办?   (信源:齐鲁壹点——养殖场马匹遭无人机狩猎射死,狩猎者称当时在抓野猪)   10月18日清晨,山西吕梁的养殖场老板田先生在山间发现了自己饲养两年的马匹,这匹花费1万余元购入的棕色骏马早已没了气息,一支70厘米长、重达2斤的金属弓箭深深嵌入其身体,箭头断裂处还残留着牵引细绳,昭示着这并非意外,而是一场由高科技工具引发的悲剧。   经警方调查,这场惨剧的始作俑者是几名夜间狩猎者。他们驾驶车辆携带改装无人机,借助热成像设备在山间搜寻野猪,当晚山区起雾导致视线受阻,热成像画面中的马匹被误判为猎物,一枚金属箭矢通过无人机空投装置精准投射,径直命中马匹要害,导致其当场死亡。   肇事者口中“误杀”的轻描淡写,背后却是田先生难以承受的双重打击 —— 这是养殖场内唯一的一匹马,不仅是价值万元的财产,更是他朝夕相处两年、倾注深厚感情的伙伴,如今却惨死于非命。   事件曝光后,相关视频在社交平台迅速发酵,网友们的愤怒与惋惜交织刷屏。“野猪泛滥该管控,但不能用这种致命手段!”有网友直指核心矛盾,既理解农户对野猪危害的困扰,也反对滥用危险工具的行为。   更多人痛斥肇事者的鲁莽:“70厘米的金属箭,就算是野猪也能一击致命,对着养殖场方向投射,难道没想过会误伤家畜?”还有网友揭露行业乱象:“现在电商平台随便能买到无人机空投器和‘空投牙签’,一套带热成像的设备三万多,好多人私自用来狩猎,早该管管了!”   部分网友则关注法律层面,质疑“误杀” 背后的非法狩猎本质:“没有报批手续,使用禁用工具,这已经不是失误,而是蓄意违法。”   事实上,山西这起悲剧并非个例。近期多地已接连发生类似事件,江苏盐城一农户的耕牛被无人机投射的箭矢击伤,浙江衢州养殖场的山羊遭同类工具猎杀,受害者们往往面临财产损失与取证困难的双重困境。这些案例背后,是无人机狩猎工具的泛滥与监管漏洞的凸显。   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上 “空投牙签”“无人机投射器” 等配件公开售卖,商家虽标注 “需专业资质”,却未核实买家身份,部分设备还可通过光感遥控精准投放利器,动能足以击穿动物躯体,对人畜均构成严重威胁。   对于田先生而言,尽管警方已找到肇事者,但赔偿协商仍无进展,两年的感情投入更无法用金钱衡量。   这场悲剧也给广大农户敲响警钟:在防范野猪侵害的同时,需警惕周边非法狩猎行为,发现可疑无人机或陌生车辆及时报备;养殖场应尽量远离狩猎高发区域,必要时安装监控设备留存证据。   而相关部门更需加快行动,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将无人机投射等新型狩猎工具全面纳入禁猎范围,另一方面加强电商平台监管,杜绝危险设备非法流通,同时强化基层执法培训,提高对新型非法狩猎行为的打击力度。   科技本应是服务社会的工具,却不该沦为伤害他人的 “空中刺客”。山西吕梁这匹无辜马匹的死亡,不仅是一个养殖场的悲剧,更是对监管体系与社会共识的考验。   野猪泛滥的问题需要科学管控,农户的合法权益需要全力保障,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法律框架与安全底线之上。希望这起事件能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让非法狩猎者付出应有代价,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让科技真正成为保护生态与民生的助力,而非危害公共安全的隐患。   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田先生的赔偿诉求能否实现,非法狩猎工具的管控能否加强,公众正拭目以待。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