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有一个观点:中国的制度优势让美国感到害怕,这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我认为这是说到了点子上。中美之争本质上是制度之争,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争。 就说美国喊得最凶的科技战,本想把中国卡成 “哑巴”,结果反倒给自己憋了一肚子气。1996 年西方就签了《瓦森纳协定》,带宽超 60GHz 的高端示波器对华禁运,扬言 “没这双‘工业眼睛’,中国人别想搞芯片”。 可今年深圳突然甩出大招,全球第二台 90GHz 示波器横空出世,每秒能采样 2000 亿次,华为 3nm 芯片测试、6G 研发再也不用 “摸黑干活”。最狠的是,研发团队平均才 28 岁,用新思路把欧美老设备比成了 “老古董”。 芯片领域更打脸。美国层层加码禁令,结果中芯国际 2024 年营收飙到 80.29 亿美元,直接冲进全球晶圆厂前三。 连 AI 大模型都是如此,中国深度求索公司花 550 万美元、两个月练出的模型,性能能跟美国顶尖的比,成本却只是零头。 这哪是技术突破?分明是制度优势的爆发力 , 政府搭台给政策,企业埋头攻难关,劲儿往一处使,哪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再看太空赛场,半个世纪前美国阿波罗登月多风光,可现在却成了 “昙花一现”。NASA 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喊了好几年,SLS 火箭推迟 12 次,单次发射成本飙到 42 亿美元,当年支撑登月的完整产业链早散了架。 反观中国嫦娥工程,从绕月到月背登陆,从采月壤到建科研站,步步扎实。2020 年带回来的 1731 克月壤,已经催生出 32 篇顶级论文,连国际空间站快退役了,中国天宫还在拓展微重力研究。 美国是办 “面子工程”,中国是搞 “长远布局”,谁真能赢在未来,一目了然。 应对危机的速度更见真章。河南暴雨那回,72 小时内国家电网从山西、湖北调了 2000 多人抢修,美团、京东的物资直接送进被困社区,灾后一周就有贴息贷款帮着重建。 再看美国得州雪灾,电网崩了 400 万人没电,电价涨了 200 倍,救援物资四天后才到,电力公司还趁机收 “天价账单”。沃尔夫说得对“中国把危机当服务,美国把危机当生意,这根本不是能力问题。” 而大疆的遭遇也能说明问题。美国天天抹黑,却拦不住自家军方都在用,因为实在找不到替代品。这就是中国制度的妙处:该放活时给企业空间,该托底时绝不撒手。 不像美国,企业想搞长期研发,资本嫌慢;政府想推基建,党派先吵半年,最后钱都花在游说上,事儿还是没办成。 现在终于懂了,美国慌的不是中国 GDP 超过它,是中国证明了 “不按资本主义的玩法,也能把日子过好”。芯片卡不住,太空追不上,民生领域比不过,那些喊了几十年的 “霸权神话”,被中国制度的实在成果戳得千疮百孔。 中国制度从来不是啥 “秘密武器”,无非是把 “解决问题” 当核心 — 要技术突破,就政企协同攻难关;要应对危机,就全国一盘棋;要民生保障,就盯着老百姓的需求干。 这种 “实在”,恰恰是只认资本的美国最缺的,也是让它真正坐立难安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