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考古晚上盗墓专业人士栽得不冤#】据上游新闻报道,日前,随着汉大墓盗掘系列案最后1名嫌疑人被提起公诉,这起在考古界产生重大影响盗墓案的20多名嫌疑人全部进入法院审理判决程序。
案件之所以引发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多名嫌疑人具有专业背景。
主犯关某是一家大型文物艺术品鉴定公司的鉴定师,是青铜器、玉器鉴定与修复专家,有着20多年从事文物交易的经历,案发前刚成立文物勘探公司。
主犯李某是非遗传承人,具备盗掘古墓和鉴别文物的专业技能。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长期服务于文博系统,对徐州及周边文物资源极为熟悉,尤精于汉画像石鉴定。
犯罪嫌疑人刘某是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队探工,精通堪舆、绘图,古墓葬勘探经验丰富。
这些人将专业技能反向运用的行为,比非专业人士犯罪带来的危害更大。他们原可以利用自己专业技能在文物保护、文脉传承方面大有作为,结果反其道行之,将专业技能变成了损毁文物、破坏文物管理法律法规的手段,不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文物损失,还影响了考古界从业人员的整体形象。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案件的全面告破,嫌疑人的悉数落网,说明不论他们多么高明、专业,只要触犯法律,必将受到严惩。
专业技能是为了造福社会,不能步入歪门邪道成为犯罪的帮凶。
*文章为潇湘晨报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