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再次加强了禁运,这次连封装设备都不允许出口。可谁都没想到的是,中国厂商早已在

桑代克 2025-10-27 12:20:46

荷兰再次加强了禁运,这次连封装设备都不允许出口。可谁都没想到的是,中国厂商早已在暗中铺设好了前进的道路。 要知道之前荷兰就已经在光刻机上做文章,现在连芯片封装环节的设备都要禁,摆明了想从产业链中游截断中国芯片的进阶路。 封装虽说不是芯片制造最核心的环节,但却是决定芯片性能和成本的关键一步,尤其是现在 AI 芯片、汽车芯片都靠先进封装提升性能,没有设备根本玩不转。 但荷兰这波禁运看似狠辣,实则打在了棉花上。国内封装行业的龙头早就行动起来了,通富微电就是个典型例子,他们家董事长从今年 3 月就带着团队扑在产线改造上,专门针对塑封、键合这些核心工序搞自动化升级,上半年光研发就投了 7.56 亿,硬是把大尺寸封装做到了量产,连更复杂的超大尺寸封装都过了预研阶段,甚至在光电合封领域突破了可靠性测试。 更关键的是,他们通过收购股权完善了高端测试布局,在南通、合肥、苏州的基地形成了协同效应,就算外面设备进不来,自家产线照样能转,上半年营收都突破 130 亿了,二季度还创下了利润新高,这底气可不是临时抱佛脚能有的。 另一家巨头长电科技更不用多说,早就把先进封装玩得很溜,去年就实现了汽车用的 4D 毫米波雷达芯片量产,这套技术能满足高级自动驾驶的需求,背后靠的是两种先进封装方案的成熟应用。 要知道车载雷达市场 2025 年规模能到 105 亿美元,长电提前布局这块市场,不光避开了消费电子的内卷,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不依赖进口设备的产线,毕竟汽车芯片对可靠性要求高,自主可控的产线才能稳住客户。 光封装厂努力还不够,上游设备商的突破才是真正的底气。华海清科在 10 月中旬的展会上就亮出了底牌,他们的研磨装备已经能用在 AI 芯片和堆叠封装上,通过收购得来的离子注入设备都开始批量发货了,这些设备放在以前全得从荷兰、日本进口,现在国内就能造,性能还跟得上先进制程。 更让人惊喜的是检测设备这块,“智检芯生”项目搞出的“睿瞳”设备,直接解决了高端芯片封装检测的难题,以前靠进口的 X 射线设备又贵又有辐射,现在这套国产设备不仅没辐射,精度还更高,成本还低,已经拿到了国家大基金的支持,赶上 HBM 芯片需求爆发,正好能派上大用场,要知道 2025 年全球 HBM 市场规模能到 120 亿美元,这设备简直是踩准了风口。 现在再看荷兰的禁运,更像是给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做了个 “压力测试”。以前还可能有人纠结进口设备的性能优势,现在禁令一落地,国内设备和技术反倒有了更多试错和迭代的机会。 通富微电的产线稼动率还在往上涨,长电科技的汽车芯片订单不断,华海清科的设备还在扩产,这些实打实的进展都说明,所谓的禁运顶多是慢下来一点,根本挡不住前进的势头。毕竟芯片产业拼的是长期投入和产业链协同,中国这几年攒下的家底,可不是一次禁运就能掏空的,反而可能借着这股劲,把自主化的步子迈得更稳。

0 阅读:825

评论列表

光中晨琴

光中晨琴

6
2025-10-27 23:33

[赞][赞][赞]

猜你喜欢

桑代克

桑代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