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先明确这“欠条”到底是啥,其实就是美国国债,相当于美国政府打的“官方白条”,靠国家信用兜底还本付息。 截至2024年12月,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中国手里的这类“欠条”已经降到了7590亿美元,算下来全年累计减持了573亿美元,而且这一年里有9个月都在减持。 可美国那边呢?截至2025年8月12日,国债总额首次突破37万亿美元,比他们全年GDP还多,根本拿不出钱立马还,就跟普通人欠了一堆信用卡,工资刚够糊口一样,哪儿有钱还债啊。 那这“欠条”咋能随便卖?其实美债早就是国际硬通货了,1985年美国财政部就推出了Treasury STRIPS机制,允许把国债的本金和利息拆开来单独交易,经纪公司随便就能撮合成交,根本不是新鲜事。 买的还偏偏是欠美国钱的国家,比如有些国家之前借美国的钱搞建设,到期要还了,手里没那么多美元正发愁呢。 关键的一步来了,这些国家是用人民币买的“欠条”。 此绝非一时之盟。截至2024年8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已与42个国家及地区缔结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规模逾4.1万亿元人民币,彰显长远合作之决心。 很多国家买中国的家电、机械都得用人民币付款,手里本就攒着不少,直接拿来买“欠条”,还省了换美元的手续费,多划算。 最后就是抵消债务的环节,其实就是三方对账。 比如某国欠美国100亿,它用人民币买走中国手里100亿的美债,然后拿着“欠条”找美国:“你欠中国的钱,抵我欠你的,两清了。” 美国也乐意,反正都是欠钱,抵账还不用动储备金,何乐而不为。 这操作简直是“三方共赢”。对中国来说,把可能遥遥无期的“死钱”变成了活的人民币,而且2024年咱们一边减持美债,一边全年累计增持了44.17吨黄金,资产配置更稳了。 对买“欠条”的国家来说,不用费劲凑美元,省时省力。对美国而言,也缓解了直接还债的压力。 更妙的是,这波操作悄悄抬升了人民币的地位。 自2022年4月始,中国美债持仓便降至1万亿美元以下。在持续减持美债进程中,中国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现在见人民币能买美债、能抵债务,以后跟中国做生意,其他国家肯定更愿意攒人民币了。这可比硬推国际化管用多了。 说实话,这不是啥“套路”,都是符合国际规矩的聪明办法。 既解决了债务难题,又帮人民币站稳了脚跟,还顺带优化了咱们的外汇储备结构。 你觉得这波操作算不算“神来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