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烈士牺牲后,陈诚冒死护遗孤,借“陈明德”化名助其子女求学立足,情义与人性在时

文史小将 2025-10-27 11:36:24

吴石烈士牺牲后,陈诚冒死护遗孤,借“陈明德”化名助其子女求学立足,情义与人性在时代风雨中闪光。 吴石的一生可谓传奇非凡,他在1894年出生于福州,自从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就展示出了不同寻常的军事才能。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吴石的军事生涯堪称耀眼。北伐战争期间,他奋勇参战,立下赫赫战功。 随后在抗日战争中,他更是屡立战功,成为国民党军中一位备受尊重的军事人物。 国民党内部的人都深知吴石不仅学识渊博、人品端正,而且在军界有着相当的声望。 陈诚和吴石是在保定军校相识的。 那时,陈诚比吴石晚了四年入校,算是吴石的“小师弟”。 在学校里,吴石是一位学霸,几乎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从未有过落后。 陈诚十分佩服这位学长,经常在别人面前夸奖他说:“吴石真是个学精。”在当时,“学精”是对学问深厚、才华出众的最高评价。 北伐战争期间,两人共同经历了枪林弹雨,彼此间的情谊愈加深厚。 在战斗中,他们相互掩护,生死与共,这份战友情深,始终未曾改变。 尽管战后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这份情谊却始终未曾消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吴石逐渐看到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与无能,心中开始产生政治觉醒。 尤其是他看到一些前线将领纵使屡次失利,仍能因与蒋介石的亲近而得到重用,而那些真正有才干、有军事能力的人却被冷落。 他对这种现状感到失望,逐渐对国民党的体制产生了质疑。 1949年,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吴石被意外任命为“国防部”参谋次长,并被授予中将军衔。 这个任命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因为从吴石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来看,他原本不应得到如此重要的职位。然而,背后却有陈诚的全力支持。 当时陈诚已经担任台湾地区的行政长官,他力排众议,为这位老同学争取到了这个职位。 不过,陈诚并不知道,他所推举的这位老同学,实际上已经是中共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高级情报人员。 吴石的代号是“密使一号”,是中共派驻台湾的最高级卧底。凭借着这个特殊身份,吴石为解放台湾开展了大量的情报工作。 1950年初,吴石的身份被揭露,台湾保密局的特务迅速行动,将他和妻子一起抓捕。 那一天,吴石的两个孩子目睹了父母被手铐铐住,粗暴地拖出家门。 在那段被称为“白色恐怖”的时期,没有人愿意接近被贴上“匪谍”标签的孩子们,人人自保,避之唯恐不及。 但在最艰难的时候,竟有两个人冒着巨大风险站了出来。 第一个——陈诚。 陈诚和吴石是保定军校的老同学,二人曾并肩参加北伐,共同在战壕里吃过同一块干粮。 记得有一次陈诚高烧昏迷,是吴石背着他跑了三里路去找医生,这件事在陈诚心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事件曝出后,尽管陈诚无力挽回吴石的命运,但他仍旧为吴家人出面。在监狱门口,他直面看守和狱长,怒声质问那些准备动手的人:“老吴的老婆,你敢动手试试?”凭着在蒋介石身边的分量和威望,他的话让在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最终,王碧奎在被押了七个月后获释,这在当时几乎等同于奇迹。 第二个站出来帮助孩子的,则是一个身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远房亲戚——卖菜的吴荫先。一次收摊回家时,他在街角发现蜷缩着、嘴唇被冻得发紫的吴学成和吴健。看到孩子们那副模样,他心里一软,决定把他们接回家照顾。 家里人听了都惊了,妻子当场哭出来,说:“你疯了吧?那是‘匪谍’的孩子,别人要是知道了,全家都会被连累的!”但吴荫先只回了一句朴实的话:“老吴当年打过鬼子,救了不少人,他的孩子不能就这么冻死在街头。” 于是,他把孩子带回家,给他们热饭、暖被、换衣服,像亲人一样照顾。 没有光环、没有权力,只有一份简单的人情与良知,却在最危险的时候,给了那两个孩子最实在的救命温暖。

0 阅读:7

猜你喜欢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