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 安世半导体荷兰秘书宣布 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宣布免去张秋明职务,但在中国大陆法域下该决定未获中国子公司认可,张秋明仍以原职务开展工作,相关业务保持正常运营 荷兰经济大臣已与中国大陆相关部门沟通,就出口管制问题交换意见,探索实现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别光看这职务任免的热闹,张秋明这人,可不是随便能动的角色。他在半导体圈摸爬了二十多年,从安世的前身恩智浦半导体算起,亲眼看着这家企业从事业部拆分成独立公司,再到2019年被中国闻泰科技全盘收购。闻泰能把安世从2019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第11名,硬生生抬到2024年的全球第3、中国第1,张秋明手里攥着的中国市场资源功不可没——国内车企的供应链准入、工业设备厂商的定制化需求,全是他带着团队一个个啃下来的。荷兰总部敢动他,说白了,就是想砍断安世和中国市场的“脐带”。 这哪是简单的人事纠纷?分明是美荷联手搞的“精准打击”。2025年9月底美国刚抛出“穿透性规则”,把中资控股超50%的企业也纳入制裁,荷兰第二天就跟上,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全球资产,连个像样的证据都没拿出来。免张秋明的职,只是这盘棋的一步——之前荷兰法院已经强行把闻泰持有的99%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派了个“独立董事”把持决策权,现在又想动中国区的核心负责人,无非是想彻底架空中资的控制权。可他们忘了,安世70%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张秋明手里握着生产调度和客户对接的实权,没他点头,欧洲车企要的芯片根本出不了厂。 中国子公司敢硬刚总部,底气藏在法律和产能里。从法律上说,荷兰总部的解雇决定既违背公司章程,又和中国《劳动合同法》相悖,在中国境内本就无效。从实际运营看,东莞工厂是安世全球最大的封装组装基地,2024年147亿营收里中国区占了近一半,真把张秋明撸了,别说订单交付,连原材料调度都得卡壳。更狠的是中方的反制:10月4日商务部直接禁了安世中国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当场急了,警告说断供超两周,欧洲车企产量得降15%。荷兰经济大臣这会儿找上门沟通,哪里是想“互利共赢”?分明是自家客户逼得太紧,扛不住了。 张秋明能稳坐原位,更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底气。这几年安世靠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2024年就还清了所有并购贷款,进入“零负债”状态。荷兰之前还嘴硬,让安世给全球客户发“质量警告”,劝大家别买中国工厂的芯片,可荷兰本土工厂的产能连东莞的三成不到,客户根本没得选。更关键的是,半导体设备离不开中国稀土,全球90%的精炼产能都在我们手里,10月9日中方刚升级稀土出口管制,荷兰那边就慌了神——这哪是“卡脖子”?是我们攥住了产业链的“命门”。 最讽刺的是荷兰的双重标准。嘴上喊着“维护经济安全”,实则是美国的“温顺小绵羊”,美国刚出规则就立刻动手抢股权;一边找中方谈“共赢”,一边连最基本的产权尊重都做不到,股权托管、人事任免全是单方面操作。他们忘了,闻泰收购安世五年,没偷过任何技术,反倒是靠中国市场把企业做火了,现在倒打一耙说“有风险”,这逻辑简直站不住脚。 张秋明的职务之争,本质是中西方在半导体领域的话语权博弈。荷兰想靠行政手段抢企业控制权,中方用法律和产业链实力硬顶,这出戏里,谁真有底气一目了然。荷兰经济大臣要是真想解决问题,先把托管的股权还回来,把“干预人事”的手缩回去——毕竟共赢的前提,是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