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最大的“偷盗案”来了,给领导惊出一身冷汗,据说赃物价值达到180元之多! 那位制作了65页PPT举报丈夫的南航空警妻子,恐怕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整理的证据会引发一场关于“习惯性顺手牵羊”的全民讨论。她举报的丈夫——48岁的南航空警王某某,数年来将机舱供品源源不断带回家中,从干湿纸巾、面包零食到红酒、水杯毛巾、水壶刀叉,一应俱全,家里简直成了南航物资的“分仓库”。 “不拿白不拿”的心态,在这位空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澎湃新闻的采访,王某某仅以“这个事情由公司答复,我不方便讲太多”轻描淡写地带过。而南航方面的回应更是耐人寻味,分公司领导表示“没有信息要透露”,是否对外回应将交由总部决定。 飞机上的“家贼”与“外盗” 航空公司内部人员“顺手牵羊”的现象,似乎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普遍。有南航工作人员透露,一些员工确实存在将机上剩余餐食、用品带回家的行为,美其名曰“避免浪费”,却模糊了公司与个人财产的界限。 与此同时,航班上的盗窃行为五花八门。2007年,南航大连分公司曾在一周内连破两起机上盗窃案。一名犯罪嫌疑人竟然携带三张不同身份证登机,在航班上盗窃旅客近万元现金。 这些“空中飞贼”目标明确,专门选择单人商务客,趁旅客昏睡或发放餐食时下手。飞机客舱,这个看似安全的密闭空间,实则暗流涌动。 从实物到虚拟:里程盗卖的“黑产” 除了实实在在的物资,航空公司的虚拟财产同样成为目标。早在2011年,我国就宣判了首例盗取航空里程积分案。两名被告人通过代售盗来的南航明珠会员卡积分,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和一年六个月。 这一黑色产业链至今仍在运作。2020年,演员吴磊、江映蓉、李晨等明星纷纷发声,自己的航空里程也被盗用。吴磊被盗里程高达20万,时间从2017年持续到2020年。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里程买卖明码标价,每1万里程售价400元-500元不等。对不法分子而言,这几乎是一门无本万利的“生意”。 180元背后的制度漏洞 那位空警妻子举报的“赃物价值180元”,不过是个引人发笑的数字。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航空公司在物资管理和员工监管上的漏洞。 多年来,南航并非没有采取行动。2013年,南航新疆分公司机组在乌鲁木齐飞广州的航班上成功抓获一名行窃男子,追回被盗的4800多元港币。但对于内部员工的“习惯性”行为,却似乎仅限于“诫勉谈话”这类不痛不痒的处理。 航空公司对里程积分被盗的态度也颇为暧昧。南航曾明确表示,禁止会员通过网上兑换功能对其他人实施任何损害行为,一旦发现违规,会员账户将被取消。然而,堵住信息泄露的源头、加强系统安全防护,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飞机上的纸巾、零食、红酒,看似价值不高,但长年累月的“顺手牵羊”,不仅反映出个人品德的失守,更暴露出行业管理的盲区。那位空警妻子之所以愤而举报,或许正是因为看透了这种“习惯”背后的本质——以职权之便行侵占之实。 航班窃案,不论是外贼还是家贼,都在蚕食旅客对航空安全的信任。当一位空警都可以数年如一日地将机上物资据为己有,乘客又该如何相信自己的财物在万米高空能得到妥善保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