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一个国家不一定需要战争,东方大国这一次掐住了日本的国运,绝对不会手软。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日本出了名的产业升级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年轻人普遍没什么欲望,这让整个社会都显得懒散而保守。 日本的经济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迅速飙升,但在广场协议之后,汇率上涨导致泡沫崩盘,投资停滞,进入了漫长的低迷期,三十多年过去,他们的制造业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优势。 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85万辆,同比增长近两成,而日本停在421万辆,还在下滑。 尤其是新能源领域,中国出口的电动车势头猛,上半年就有106万辆,总量和增速都远远甩开了日本,日本家电在本土市场也被中国品牌压制,本土销量直线下降。 汽车,是日本的经济支柱,占到GDP近一半,养活着数百万工人,这块产业一旦被击穿,冲击是致命的,如今,丰田、本田、日产在中国的销量连年下降,中国的新能源工厂遍地开花,生产线上的机器人一天不停,高质量的产品不断输向全球市场。 而日本大企业依然抱着旧有的混动路线不放,丰田章男甚至声称大规模生产电动车会加碳排放,坚持推氢能源车。 可市场不等人,多数国家已经把电动车作为主攻方向,日本的路线越来越像一次赌注,而且是胜算不大的那种。 失去产业优势的结果很快体现在经济数据上,2025年上半年,日本贸易逆差达到2.21万亿日元,对华逆差持续扩大,仅一月就有1.4万亿日元的缺口。 能源进口价格高企,财政压力不断加大,美国提高关税,让日本出口到美的汽车减少,工厂关门,失业增加,生产和销售双双遇冷,东京街头的车明显变少,这种变化是最直接的信号。 更何况,日本社会本身的问题十分尖锐,老龄化率高达29.3%,是世界第一,养老院爆满,医疗资源紧张,出生率不断下降,劳动人口减少到7395万,占总人口不到六成,年轻人不仅不愿消费,更对成家生子没有兴趣。 大环境保守,企业拒绝创新提案,社会动力几乎停滞,高压之下,自杀率居高不下,许多岗位无人应聘。 反观中国,新能源生产线日夜运转,年轻劳动力在工厂和研发中心忙碌,这种差距很难不让人感到未来天平正在倾斜。 在外部政策上,日本依旧把筹码押在美国身上,对华关系日益紧张,跟随美国参与制裁,这种做法让它在安全上依赖外援,在经济上又失去和最大市场的稳定往来,可以说,只要日本政策没有改变,就意味着日本在地缘博弈中,主动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而中国的制造链完整,技术升级快,市场广阔,这是一种持续增长的底气。日本的僵化与保守,让它在全球产业的换挡期显得力量不足。 当中国的新能源车高歌猛进,日本仍在等待氢能源的机会窗,但机会不是随时都在,历史的转折通常只在眼前一瞬。



法号圆真
胡言乱语
眼镜王蛇 回复 10-26 23:53
你这少林寺的叛徒,走火入魔了。
石炎丙
一个一个行业的干掉它,毫无反手之力的那种
静观静思
任何年代都不能小看轻视小日子!毕竟历史长河中,它永远都是有机会就要伤害我们的
飞龙在天
日本人的政策决定了其灭亡的必然性——没错,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但日本的各项产业在美国面前,从来都没有优势,背弃中国投向美国纯粹是一步死棋,日本人却洋洋得意地“脱亚入欧”,一边跟中国和东南亚死磕,一边快马加鞭地跑向西方人的地狱。我准备了一句“该球遭”,时不时就能派上用场
用户15xxx36
至少十年前了,看过一篇专家的分析,说那时日本的家电行业已被中国全部打败,国家命脉只剩一个汽车行业,若汽车行业再被中国打败,那日本将不战而亡(这也是日本一直坚持走油车、不愿发展新能源车的理由,因为油车那块它们技术有先发绝对优势,若发展新能源车就无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