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母子卖100吨小麦赚28万,刚想给娃买新鞋卡就冻了!骗子专挑农民下手真缺德

忆优 2025-10-26 08:42:54

河南母子卖100吨小麦赚28万,刚想给娃买新鞋卡就冻了!骗子专挑农民下手真缺德 咱先唠个扎心的事儿:河南新乡有对母子,顶着大太阳收了三车小麦,足足100多吨,换算成馒头能让全村吃大半年!买家把28万打到卡上时,老妈当场就给儿子转了500块,说“去给娃买双带灯的运动鞋,别总穿同学剩的”。结果钱还没焐热,银行卡“咔嗒”一声被冻了——警察上门才说,这钱是诈骗来的,人家骗子拿卖小麦当“洗钱外衣”呢! 你说这事儿气不气?老两口种小麦的辛苦,咱农民都懂:春天扛着锄头去地里补苗,夏天顶着38度高温浇地,秋天弯腰割麦割得腰都直不起来,最后拉去卖还得担心粮食受潮、斤两不够。好不容易盼着买家爽快,三辆车来拉粮,还特意找了人监装,看着就像“正经老板”,谁能想到是个“披着收粮皮的狼”? 更憋屈的是啥?母子俩后来找那个监装的人,人家也是一脸懵:“我就负责看着装粮,别少装了,买家给我200块工钱,我哪知道他是骗子啊!”再联系买家,电话早成了空号,微信也被拉黑,那100多吨小麦更是不知道运到哪儿去了——你说这叫啥事儿?辛苦半年的血汗钱,没揣热乎就成了“烫手山芋”,老妈坐在粮囤边上哭,说“早知道不卖这么快,哪怕少卖俩钱,也比现在一分拿不到强”,听着都让人鼻子发酸。 其实咱农民卖粮,最容易犯的就是“实在”这个“毛病”。总觉得“人家来拉粮,还找监工,肯定靠谱”,电话里聊几句价格,觉得合适就答应了,连对方公司叫啥、地址在哪儿都没问。就像这对母子,买家说“我是外地来的收粮商,常年跑河南”,他们就信了;买家说“钱直接打你卡上,省得现金麻烦”,他们还觉得“这人办事儿挺利索”。哪想到骗子就吃准了咱农民“不设防”,用“正常交易”的幌子,把黑钱洗白了,坑得咱血本无归。 这儿咱得插句嘴问大伙儿:你卖粮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拍胸脯说没问题,却不肯留详细信息”的买家?有没有过“对方给的价格比别人高不少,还催着赶紧交易”的情况?要是碰到过,可得小心了——骗子最喜欢用“高价”“急单”当诱饵,让你来不及细想就点头,等钱到手,人家早溜之大吉,留下你对着冻住的银行卡发呆。 不过咱也别光吐槽骗子缺德,得想想往后咋防。警察后来给母子俩支招的时候,说的几个点特别实在,咱都得记下来:第一,网上找的买家,哪怕说得再好听,也得要“三证”——营业执照、粮食收购许可证、身份证照片,别觉得“要证件不好意思”,这是保护咱自己;第二,交易的时候别光电话聊,最好让对方发个“现场视频”,看看他是不是真有收粮的场地,别是“皮包公司”;第三,要是对方给的钱比市场价高太多,比如别人收1.3元/斤,他非要给1.5元,那可得多留个心眼,天下没有白掉的馅饼,大概率是陷阱。 现在这对母子还在等警方消息,好在警察说了,只要能证明他们是“不知情的受害者”,银行卡后续能解冻,也会帮着追小麦或者赔偿。但咱也知道,这过程肯定不轻松——地里的小麦没了,钱也用不了,家里要是等着这笔钱交学费、买化肥,那更是急得上火。咱这儿也替他们吆喝一声:要是有知道那三辆拉粮车去向的,或者见过那个“假收粮老板”的,赶紧给警察提供线索,帮老两口早点把血汗钱要回来! 最后咱也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骗子专挑农民下手,就是觉得咱老实、没经验,可咱老实不代表好欺负!往后卖粮也好,卖其他农产品也罢,多问一句、多要个凭证,不是“多疑”,是对自己的辛苦负责。也希望咱农民兄弟都能顺顺利利卖粮,赚的钱能安安稳稳揣在兜里,给娃买新鞋,给家里添点新家具,不用再受这种“到手的钱飞了”的委屈。 大伙儿要是有卖粮防骗的小技巧,或者听过类似的事儿,都在评论区聊聊呗——多个人多份经验,咱一起把骗子的路堵死,让他们再也不敢坑咱农民! 河南 小麦

0 阅读:15
忆优

忆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