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制裁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国务卿卢比奥辩解说:“如果你制裁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全球油价就会上涨”。 2025年8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福克斯新闻的直播中说了句大实话:要是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实施制裁,后果会很严重,全球能源价格会大涨,所有人都会跟着遭殃。 先得琢磨卢比奥说的油价问题到底有多现实。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每年买的石油里,俄罗斯石油占了 19%,去年一年就从俄罗斯进口了超过 8000 万吨原油。 要是美国真敢制裁,中国肯定得从其他产油国补缺口,可全球石油日产量就那么多,沙特、阿联酋这些欧佩克国家早就把产能拉满了,根本没法凭空多出这么大的供应量。 之前美欧对俄罗斯两家大型石油企业制裁时,就因为这两家占俄出口量近 50%,直接让国际油价一天涨了 5% 还多,纽约原油期货冲到了每桶 61.79 美元。要是再把中国的采购需求搅进来,油价说不定得奔着每桶 80 美元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油价一涨,最头疼的还是美国自己。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本来就没彻底缓解,汽油价格直接连着民生,要是油价再往上冲,超市里的商品运输成本、居民的出行开销都会跟着涨,这对美国的消费市场是致命打击。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农业和物流行业,爱荷华州的农场主早就因为大豆出口下滑骂娘了,要是柴油价格再涨,拖拉机耕地、粮食运输的成本得翻番,这些成本最后还得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到时候民怨沸腾,白宫可扛不住。 之前美国只是威胁要搞 “二级制裁”,就吓得能源市场波动了好一阵,真要是落地,后果不堪设想,制裁中国买俄石油,还会戳破美国自己的能源战略。美国这些年一直想当全球能源霸主,一边扩大页岩油出口,一边拉拢欧洲盟友买自己的液化天然气。 可中国要是被制裁,俄罗斯的石油没地方去,肯定得降价卖给印度、巴西这些国家,反而会冲击美国的石油出口市场。 而且中国手里还有牌,山东港每天照样有伊朗油轮卸货,早就建好了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真要是美国逼得太紧,中国大不了多从沙特、委内瑞拉进货,反倒是美国的页岩油企业得面临产能过剩的麻烦,毕竟中国可是全球能源市场的 “大买家”,没人愿意真的把这个客户推开。 国际上的连锁反应更是美国不敢碰的雷。之前美国想在贸易协议里加条款,禁止中国买俄伊石油,结果不仅中方强硬拒绝,印度、巴西这些同样买俄石油的国家也站出来反对,大家都怕美国把能源当成地缘政治武器,搞乱全球市场。 要是美国真制裁中国,等于把这些国家都推到对立面,到时候别说联合盟友搞什么 “阵营对抗”,就连 G7 内部都得吵翻天 —— 德国的汽车工厂、法国的化工企业,哪个离得开稳定的能源供应?之前欧盟对俄搞液化天然气禁令就已经够纠结了,再跟着美国制裁中国,自家经济先得崩一半。 美国自己的产业链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得州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因为缺中国的稀土磁体,F-35 生产线都停摆过;福特汽车的工厂也受过供应链中断的影响。 中国要是反击,完全可以在稀土、动力电池这些领域出手,而这些都是美国高科技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命脉。之前贝森特威胁要对买俄石油的国家征 100% 关税,可最后也没敢真动手,就是怕中国的反制伤到美国企业。这种 “打一拳可能挨十拳” 的买卖,美国可算得门儿清。 还有俄罗斯的反应也不能不考虑。俄罗斯本来就靠石油出口过日子,要是中国这个大客户被制裁,俄罗斯肯定得用 “断气”“减产” 这些招反击欧洲,到时候欧洲的能源危机得卷土重来,美国还得花更多钱去 “援助” 盟友,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而且俄罗斯手里还有不少美元外汇储备,真要是被逼急了,抛美元、推卢布结算石油,反而会动摇美国的金融霸权,这可是比油价上涨更可怕的事。 卢比奥的辩解其实说白了就是 “找台阶下”。美国不是不想制裁,是实在不敢动 —— 油价涨了怕国内乱,制裁狠了怕中国反制,盟友还不一定配合,最后只能拿 “油价顾虑” 当借口。 毕竟在现实利益面前,所谓的 “价值观同盟”“地缘政治博弈” 都得往后排,美国再霸道,也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扛住制裁带来的连锁反应。现在全球能源市场本来就够脆弱了,美国要是真敢迈出制裁这步,恐怕最后受伤最深的还是自己。 鲁比奥的坦白让全球看清,美政府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本质是利益至上,实力说话。美国的算盘或许能短暂收割政治筹码,让各国臣服,但历史证明:将盟友当作可弃棋子的国家,总有一天会成为棋盘上的孤子。 信源:澎湃新闻 《美财长竟威胁:中国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得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