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帆,当你读到这些字时,我已告别这颗我们共同眷恋的星球,去往物理公式无法抵达的

晚安梦事 2025-10-25 11:52:27

“小帆,当你读到这些字时,我已告别这颗我们共同眷恋的星球,去往物理公式无法抵达的永恒。”这就是杨振宁写给翁帆的情书,也算是最后的遗书。 在这封情书里面,他肯定翁帆的特别,大家都以为她是杨振宁的附属,但是杨振宁不这么认为,他说翁帆不攀附,她有自己的能力,他夸奖她是独一无二的翁帆。 他说:“我始终骄傲于你的成长。看着你避开我的光环,一头扎进16世纪欧洲建筑的研究,从清华博士到译出《塞利奥论建筑》,在学界凭实力赢得尊重,我便知你早已筑就了伍尔夫所说的“自己的房间”。这份不依附的清醒与坚韧,比任何赞美都让我欣慰。就像我们共捐清华的心意,你对生活的通透选择,都印证着你从不是谁的附属,你就是独一无二的翁帆。” 遗书里面娓娓道来,全是眷恋和不舍,她鼓励翁帆再婚,这是之前接受采访时杨振宁就和记者说过的,当时翁帆很感动,因为杨振宁时刻为自己着想,而且当着记者承诺,足以见得杨振宁真的很尊重翁帆。 信字字里行间都是对生活的眷恋,他这一生太辉煌了,真的活100多岁都活不够,他更多的是不舍翁帆,他多希望自己能够再多活几年,多陪陪翁帆,可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两人走在一起,一个28岁,一个82岁,这是事实,无法改变,如今翁帆已经50多岁,杨振宁103岁的高寿,这以翁帆的陪伴和照顾是分不开的。 一直以为这段跨越年龄的爷孙恋会成为笑话,结果看完杨振宁留给翁帆是信,才知道这就是一段佳话。两人不需要作秀,爱是刻在骨子里面的无微不至,两人如影随形,永远都是十指紧扣,这是杨振宁和翁帆同款的基本动作,不用摆拍,因为两人习惯了,只要一出去,会自然而然牵手,而且这只手不管是谁先伸出来的,反正总是扣在一起,既是搀扶,也是温暖。 杨振宁给了翁帆纯净的世界,59多岁的她依然像生活在象牙塔,没有生活的鸡零狗碎,没有养孩子的一地鸡毛,更没有和婆婆不和的矛盾,她结婚后天天陪着杨振宁,跟他去学术会议,帮着整理资料,管着饮食起居。 杨振宁研究物理,她就安安静静不打扰;杨振宁念诗,她就跟着一起读。2015年俩人上杨澜访谈,杨振宁说“我走后允许翁帆再婚”,翁帆一开始还嗔怪,后来也懂了,知道是为她好。 这一生,两人相识,相爱,相守,不在意世俗的眼光,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这就是纯粹的翁帆,也是纯粹的杨振宁。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晚安梦事

晚安梦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